《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是引導學生認識護理學的入門課程之一,在護理專業的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護理理論進行護理實踐,并可逐步培養學生的護士素質,使學生逐步理解護士素質的內涵,自覺以護士行為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為成為合格的護士打下基礎。
《護理學基礎》采用“以人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的編寫模式,充分考慮職業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基礎,又突出重點,在內容的選擇與編排上融實用性、科學性和創新性于一體,力求反映護理臨床和護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全書共分17章,內容包括環境,入院和出院的護理,舒適與安全的護理,休息與活動,‘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病人的清潔衛生,生命體征的觀察與護理,飲食護理,給藥,靜脈輸液和輸血,冷、熱療法,標本采集,病情觀察及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臨終護理,醫療與護理文件記錄等,圖文并茂、難度適中,充分突出了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有利于幫助學生盡快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護理學基礎的教學內容與目標
第二節 學習護理學基礎的方法
第三節 護理學基礎實驗課的教學內容及要求
第二章 環境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醫院環境及調節
第三節 門診
第四節 病區
第五節 社區護理與家庭病床
第三章 入院和出院的護理
第一節 病人人院的護理
第二節 病人出院的護理
第四章 舒適與安全的護理
第一節 舒適與不舒適
第二節 人體力學在護理中的應用
第三節 臥位
第四節 運送病人
第五節 病人安全的護理
第六節 疼痛的護理
第五章 休息與活動
第一節 休息
第二節 活動
第六章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第一節 醫院感染
第二節 清潔、消毒、滅菌
第三節 無菌技術
第四節 隔離技術
第五節 消毒供應室
第七章 病人的清潔衛生
第一節 口腔護理
第二節 頭發護理
第三節 皮膚護理
第四節 壓瘡的護理
第五節 晨、晚間護理
第八章 生命體征的觀察與護理
第一節 體溫的觀察與護理
第二節 脈搏的觀察與護理
第三節 呼吸的觀察與護理
第四節 血壓的觀察和護理
第九章 飲食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醫院常用的飲食
第三節 飲食護理
第四節 飲食與營養常用的護理技術
第十章 排泄
第一節 排便護理
第二節 排尿護理
第十一章 給藥
第一節 給藥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 口服給藥法
第三節 注射給藥法
第四節 霧化吸入法
第五節 藥物過敏試驗法
第十二章 靜脈輸液與輸血
第一節 靜脈輸液
第二節 靜脈輸血
第十三章 冷、熱療法
第一節 冷、熱療的效應
第二節 冷療法
第三節 熱療法
第十四章 標本采集
第一節 標本采集的原則
第二節 各種標本的采集
第十五章 病情觀察及危重病人的搶救技術
第一節 病情觀察
第二節 危重病人搶救的管理及搶救技術
第十六章 臨終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臨終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死亡后的護理
第十七章 醫療與護理文件記錄
第一節 醫療與護理文件的記錄與管理
第二節 醫療與護理文件的書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