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駿馬》是英國作家安娜·塞維爾在病榻上完成的一本兒童文學作品,被稱為首部真正的動物小說。
安娜14歲時落下終身殘疾,出于對人類虐待動物的強烈不滿,她在身患重病時,動筆寫了這個以馬為敘述者的感人故事,前后共花費六年時間。
小說里,黑駿馬受過良好訓練,被主人溫柔地對待過,但也見識了人類的殘暴與野蠻,經歷了折磨不斷的苦力生活,最終它一身疲憊,在漫長的休養后,被好人家收養——這算是不錯的,畢竟不用像自己的同伴那樣,早早死去。
安娜的作品只《黑駿馬》一部,可說是傾注了她所有的心血。她將馬的遭遇真實呈現出來,能讓大人在閱讀時意識到自己的淺薄與殘忍,讓孩子在閱讀時理解并關心馬,建立與動物做朋友、友好相處的觀念。
總的來說,《黑駿馬》適合親子共同閱讀,一起成長。
適讀人群 :7-11歲 只有身處不幸的人才會更好地理解萬物的哀傷與難過,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娜·塞維爾的《黑駿馬》能傳遞出zui為真摯的“體諒”之情。她幼時落下終身殘疾,年長時又身患重病,在她眼中,那些遭到不公對待的馬,一定像自己一樣,被傷透了心。
以經歷為底色,以細致的觀察和用心的描繪為途徑,安娜寫出了動物眼中人類的模樣,寫下了人類帶給動物的種種傷痛。在她看來,人類作為更強大的物種,面對馬,若只是一味地欺凌與強迫,必將失去尊嚴,只有仁慈與體諒,才是與動物的相處之道。
除這些正確的觀念外,《黑駿馬》首先是一個完整、動人的故事,在閱讀中,我們會始終心系黑駿馬,想著它下一步的遭遇,關心它的前程,并在故事結束時,回味無窮。
本書譯者姚莉莉,經歷豐富、獨特,插畫師 Grace Suen,曾獲麥克米倫插畫獎,畫風自成一格。相信在她們的幫助下,《黑駿馬》能成為您和孩子shou選的動物小說,能讓孩子更好地體會到“愛與體諒”的意義。
安娜·塞維爾
Anna Sewell
1820年出生于英國諾福克,14歲時落下殘疾,1878年去世。
出于對人類虐待動物的強烈不滿,安娜在身患重病時,花六年時間完成了《黑駿馬》,以勸說人們對動物仁慈一些。
安娜的作品只《黑駿馬》一部,全書以馬作為敘述者,記錄了動物世界的種種有趣與悲慘,可算是首本真正的動物小說。
譯者簡介
姚莉莉
Lily Yao
畢業于 Seneca College,計算機科學專業碩士。
曾工作于數十個國家,目前定居加拿大。
平日里熱愛閱讀,筆耕不輟,對兒童文學有深情。《黑駿馬》為譯者的首部譯作。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我早年的家
第二章 追獵
第三章 我接受訓練
第四章 波特威克莊園
第五章 良好的開端
第六章 自由
第七章 生姜
第八章 生姜繼續講她的故事
第九章 快活腿
第十章 果園里的談話
第十一章 樸實的話
第十二章 經歷風暴的一日
第十三章 魔鬼的標記
第十四章 詹姆斯·霍華德
第十五章 老馬夫
第十六章 火災
第十七章 約翰·曼利的談話
第十八章 去請醫生看病
第十九章 只是疏忽大意罷了
第二十章 小喬
第二十一章 分離
第二部分
第二十二章 伯爵府
第二十三章 為自由奮斗
第二十四章 安妮小姐和一匹逃跑的馬
第二十五章 魯本·史密斯
第二十六章 悲劇是怎么結束的
第二十七章 受盡折磨,走下坡路的馬
第二十八章 拉車的馬和駕車的人
第二十九章 倫敦佬
第三十章 一個小偷
第三十一章 一個騙子
第三部分
第三十二章 買賣馬的集市
第三十三章 我在倫敦拉出租馬車
第三十四章 一匹老戰馬
第三十五章 杰瑞·巴克
第三十六章 星期天的出租馬車
第三十七章 黃金法則
第三十八章 多麗和一位真正的紳士
第三十九章 無賴山姆
第四十章 可憐的生姜
第四十一章 屠夫
第四十二章 選舉
第四十三章 一位求助的朋友
第四十四章 老上尉和他的繼承者
第四十五章 杰瑞的新年
第四部分
第四十六章 吉克斯和一位女士
第四十七章 艱難的日子
第四十八章 農夫薩古徳和他的孫子威利
第四十九章 我最后的家
我初有記憶,清楚記得的第一個地方,是片寬闊舒適的牧場。那里有個清澈的小池塘,幾棵樹的濃蔭,斜斜地遮在水面上,水深處生長著燈芯草和睡蓮。越過樹籬,向一邊望去,是大片耕過的土地;向另一邊望去,能看見主人家的大門和坐落在路邊的屋子。牧場的高坡上是冷杉林,低洼處則是一條奔流的小河,河岸陡峭。
年幼時,我還不能吃草,得吃媽媽的奶。白日里,我總是依偎在她身邊,夜晚,我就緊挨著她躺下。天熱的時候,我們喜歡站在池塘邊的樹蔭下;天涼了,就待在杉林附近的馬廄里,那里既可愛又溫暖。
等我長大一些后,能吃草了,媽媽就白天出去工作,晚上才回來。
和我做伴的是牧場里的六匹小馬,他們都比我年長,其中幾個幾乎有成年的馬那么高大。我總是跟著他們跑,玩得很開心。我們愛繞著草地一圈圈地盡情飛奔。有時玩得相當野蠻,因為這幾匹小馬會一邊奔跑,一邊不斷地又踢又咬。
有一天,我們正踢得熱鬧,媽媽嘶鳴著喚我過去說:“我要跟你說幾句話,希望你仔細聽。在這里生活的小馬,都是些好孩子,但他們的父母是拉貨車的,所以他們不懂什么是禮貌。你呢,出身好,教養也好。你父親有好名聲,祖父也得過賽馬獎杯,還贏過兩次。你祖母則是我認識的馬中,最溫柔可親的一個。你也沒見過我踢誰咬誰吧?我希望你長大后,對人和氣友善,千萬別有那些毛病。無論做任何事,都心懷善意。跑動的時候,只是適當地抬抬蹄子,就算在玩游戲,也絕不踢咬。”
我一直記得媽媽的這些忠告。她是一匹聰明成熟的馬,我們主人非常看重她。她名叫“公爵夫人”,但主人會叫她“寶兒”。
主人善良又和氣,他給我們吃得好,住得好,對我們說話也總是好言好語,和善得就像在跟自己的孩子說話。我們都很喜歡他,媽媽更是非常愛他。只要他一出現在門口,媽媽就會歡喜地嘶叫著向他跑去,他也會拍打著她說:“啊,寶兒,你的小黑子怎么樣?”我長得漆黑,所以他叫我“小黑子”。接著,他會遞給我一片美味的面包,有時也會給媽媽一根胡蘿卜。所有的馬都愿意親近他,但我想,主人最喜愛的應該是媽媽和我。趕集的時候,媽媽總會拉一輛輕便馬車,載他去市里。
一個叫迪克的小農夫,有時趁主人不在,就從樹籬鉆進我們田里摘黑莓。吃夠了想吃的,他就拿小馬取樂,朝我們扔石頭,拿樹枝戳我們,逼著我們跑。我們倒是不太介意,只要跑開就好了,但有時確實會被石頭砸得挺疼。
有一天,他正玩著這游戲,壓根兒沒注意到,主人就在隔壁的田里。但是,他就在那兒,看見了發生的一切。他猛地跳過樹籬,抓住迪克的胳膊,一拳打在他耳朵上。迪克又痛又驚訝,尖聲叫了起來。我們一見到主人,全都跑了過來,看看出了什么事。
“壞孩子!”主人喝道,“壞孩子!拿小馬取樂。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但該是最后一次了。給——拿著你的錢回家,不要再讓我在農場里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