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向來都是執中國高等學府人文學科之牛耳,百年以來,大師輩出,燦若星辰,無數大師級人物留下了精彩動人的講座篇章。
《北大經典講座》遴選了這些講座中堪稱“經典”的部分,加以系統整理,以使北大之外的人,也能親炙大師風采,獲得學識與修養上的進益。這些演講,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一般學力的讀者讀來固然受益匪淺,就是專門研究者閱讀這些篇章,也能獲得啟發。
全書分四大部分(一)讀書與做人;(二)文學;(三)歷史與哲學;(四)國學。內容廣泛,但卻博而不雜;通過此書,讀者當能很好地了解人文學科的博大精深與迷人魅力,并獲得一般知識水平的人所應具備的人文知識。
北京大學傳承百年的文化精髓
100年來不能錯過的大師智慧
囊括人生智慧、國學經典、文學之美、史哲菁華
人人都應閱讀的人文通識讀本
胡適,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思想家,百科全書式的巨人,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等。民國時期的青年偶像、學術大師;思想力度穿透時代,至今依舊影響及于千萬人,掀起了一股“胡適熱”、“民國熱”。
魯迅,中國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健筆凌云,思想深刻,擁有超越時代的力量。
讀書與做人
談讀書
讀書雜談
人生問題
改變人生的態度
青年的兩件事業
文學
文學的標準與尺度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情圣杜甫
《荷馬史詩》
歷史與哲學
史學與哲學
中國文明的歷史發展
法蘭西與近世文明
以美育代宗教說
國學
經典四談
二千五百年儒學變遷概略(上)
二千五百年儒學變遷概略(下)
中國禪學的發展
道家思想與道教
讀書的習慣重于方法
讀書會進行的步驟,也可以說是采取的方式大概不外三種:
第一種是大家共同選定一本書來讀,然后互相交換自己的心得及感想。
第二種是由下往上的自動方式,就是先由會員共同選定某一個專題,限定范圍,再由指導者按此范圍擬定詳細節目,指定參考書籍。每人須于一定期限內作成報告。
第三種是先由導師擬定許多題目,再由各會員任意選定。研究完畢后寫成報告。
至于讀書的方法我已經講了十多年,不過在目前我覺到讀書全憑先養成好讀書的習慣。讀書無捷徑,是沒有什么簡便省力的方法可言的。讀書的習慣可分為:一是勤,二是慎,三是謙。
勤苦耐勞是成功的基礎,做學問更不能欺己欺人,所以非勤不可。其次謹慎小心也是很重要的,清代的漢學家著名的如高郵王氏父子、段茂堂等的成功,都是遇事不肯輕易放過,旁人看不見的自己便可看見了。如今的放大幾千萬倍的顯微鏡,也不過想把從前看不見的東西現在都看見罷了。謙就是態度的謙虛,自己萬不可先存一點成見,總要不分地域門戶,一概虛心地加以考察后,再決定取舍。這三點都是很要緊的。
其次還有個買書的習慣也是必要的,閑時可多往書攤上逛逛,無論什么書都要去摸一摸,你的興趣就是憑你伸手亂摸后才知道的。圖書館里雖有許多的書供你參考,然而這是不夠的。因為你想往上圈畫一下都不能,更不能隨便地批寫。所以至少像對于自己所學的有關的幾本必備書籍,無論如何,就是少買一雙皮鞋,這些書是非買不可的。
青年人要讀書,不必先談方法,要緊的是先養成好讀書、好買書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