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百年科學經典》(第七卷)收錄了自1985 年至1992年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經典論文,涵蓋了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球科學五個學科領域,共計51篇。在這期間,物理學、天文學、地球科 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均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克羅托等人發現了C60分子;加洛和其同事解析了艾滋病病毒HTLV-Ⅲ的完整核苷酸序列;威爾遜等人提出了 “夏娃理論”——人類的共同祖先是一位非洲女性;《自然》前主編馬多克斯和魔術師蘭迪等人調查了備受爭議的“水的記憶”實驗;霍夫曼等人首次發現了北極臭氧層損耗;薩拉蒙等人提供了“冷核聚變”的反面結果;艾格勒等人用35個原子拼寫出了IBM的字樣……百年自然科學的波瀾壯闊,盡在《<自然>百年科學經典》!
李政道序
這套《<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叢書的出版,不僅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多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發展的歷史軌跡,更重要的是,它展現了無數科學家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艱難求索、百折不回的精神世界。《自然》雜志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之一,反映了各個學科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概貌,報道了現代科學領域里最重要的發現。而這套叢書的可貴之處在于,它不僅匯聚了狹義相對論的提出、量子理論的成熟、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這些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的大事件、大成就,還將一些后來被證明是錯誤的文章囊括進來,并展現了圍繞同一論題進行的學術爭鳴,這是一種難得的眼光和胸懷。科學之路是艱辛的,成功背后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失敗,前人的失敗是我們今日成功的基石,這些努力不應該被忘記。因此,《<自然>百年科學經典》這套叢書不但能讓讀者了解對人類科技進步有著巨大貢獻的科學成果,以及科學領域中的焦點和前沿問題是如何演變的,更能使有志于科學研究的人感受到思想激辯帶來的火花和收獲背后的艱苦努力,幫助他們理解科學精神的真意。
(英)約翰·馬多克斯(Sir John Maddox),《自然》雜志前任主編,著名物理學家,兩度擔任《自然》主編達23年之久。
(英)菲利普·坎貝爾(Philip Campbell),《自然》雜志現任主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獲得航空工程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威斯特費爾學院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萊斯特大學獲得上層天體物理博士學位,并在萊斯特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
路甬祥,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水力機械專業畢業,聯邦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機械系液壓氣動研究所研修,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前任院長。
01 艾滋病病毒HTLV-III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02 海洋-大氣系統是否存在不止一種穩定運行模態?
03 南極臭氧總量大量損失揭示季節性ClOX /NOX的相互作用
04 南極冰芯記錄的過去15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
05 C60:巴克敏斯特富勒烯
06 肯尼亞圖爾卡納湖以西25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鮑氏種
07 細菌遺傳重組四十年——四十周年紀念
08 線粒體DNA與人類進化
09 沿東太平洋海隆的地殼巖漿房多道地震成像
10 HIV的傳播動力學
11 隕石中的星際金剛石
12 海洋浮游植物、大氣硫、云反照率與氣候
13 噬菌體434阻遏蛋白-操縱基因復合物的結構
14 亞北極區東北太平洋海域鐵缺乏對浮游植物生長的限制
15 過去十年中全球變暖的證據
16 在果蠅中GAL4激活轉錄
17 神秘的HIV:它的治療和預防面臨的挑戰
18 高度稀釋的抗IgE抗血清引發人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
19 高倍稀釋實驗的錯覺
20 高分子二極管和晶體管中半導體器件物理學的新學問
21 通過限制性酶切片段長度多態性的完整連鎖圖對孟德爾因子數量性狀的解析
22 凝聚態物質中觀察到的冷核聚變
23 弗萊施曼等人實驗中γ射線譜的問題
24 DNA指紋圖譜技術在庭審中的應用
25 1989年1月北極上空的平流層云與臭氧虧損
26 神經元蛋白GAP-43氨基末端中的膜導向信號
27 通過含異源激活序列的Bicoid融合蛋白拯救bicoid突變果蠅胚胎
28 南極臭氧洞外高緯度地區臭氧的虧損
29 電解池中“冷核聚變”的上限
30 氣候系統的自然變率與溫室效應的檢測
31 龐斯/弗萊施曼電解池的中子、γ射線、電子和質子釋放的上限
32 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定位單個原子
33 北極極渦臭氧的虧損——來自高海拔航空測量的結果
34 固態C60:碳的一種新形式
35 基于共軛聚合物的發光二極管
36 所有河外星系射電源有共同中央引擎機制的證據
37 南大洋鐵施肥對大氣CO2濃度的影響評估
38 摻鉀的C60在18 K時的超導性
39 用DNA 合成具有立方連接形式的分子
40 南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近期變化
41 地幔中長波長非均勻性的主導作用
42 石墨碳的螺旋狀微管
43 毫秒脈沖星PSR1257 12的行星系統
44 電解預處理MoO3薄膜的可見光變色
45 秀麗隱桿線蟲基因組測序計劃:一個開端
46 構造運動對晚新生代氣候的影響
47 石墨網格在電子束照射下的卷曲與閉合
48 利用液晶模板機制合成的有序介孔分子篩
49 末次冰期大量冰山流入北大西洋的證據
50 太陽活動周期長度、溫室強迫與全球氣候
51 太陽輻照度周期性變化對全球變暖的意義
附錄: 學科分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