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文學
當我們在雜志中遇到好的設計作品時,大多數會讀到設計者對自己作品的來源釋義,提到設計想法來源于生活沉淀下的一些文學意象的表達,設計的簡介也總是有點像閱讀小說或者其他文學作品的形式,同時感嘆設計者文字間的美好想象和畫面感,也有設計師推介他們閱讀過的書籍,并且分享自己的感觸與感悟。在觀察角度練習中需要大家累積一定的閱讀量,是對散文、詩歌、小說等和藝術設計類書刊的其他類型。之后結合自己的專業延伸,寫一些關于某方面設計感觸相關的文字說明,其目的就是積淀素材和想法,設計創意的出發點一定是富有某種情感或想象的主觀性,并且在某種層面也是設計解決所需某種素材獲取的一種途徑。
1.1.2手繪
在思考與觀察過程中的記錄除了文字上的理解,也可以通過手繪的表達說明,往往有些同學的手繪表達基于畫的好不好看或像不像來作為是否要手繪的一種理由,其實很多設計師的手繪稿也未必畫得如何,或者他們手繪的寫實能力是否有多強。要知道手繪的理由就是讓自己思考與分析、記憶與表達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用來表現和炫耀。手繪過程用處就是讓你的頭腦在手繪的自我世界里思維的表達更加清晰,同時保留記憶,建議同學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隹備一本用來自己看的手繪記錄本,記錄自己觀察的所思所想。
1.1.3攝影
自從人類第一臺照相機誕生,繪畫的視角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藝術家猶如解放了自己長期被某種技法所束縛的內心,敢于直面內心表達與表現方式的形式結合,記錄不再是繪畫藝術所必須要有的功能,繪畫的元素可以更加多元。照相機發展至今,不可否認作為記錄必有的功能的照相機對于我們當今社會的必要性,碼它可以作為人們的圖像記憶,也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某種媒介,也許攝影藝術存在的意義就是交流、傳播的媒介,在這里通過攝影,也傳播了作者的思想觀念,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被這些攝影藝術所打動,一方面是形式的視覺感受;另、一方面是作者依靠對象存在的形式傳達的思想觀念,讓我
們認同。但不可否認形式對于攝影的重要性。這也是課程
中需要大家在觀察方法中練習的訓練方法,方法雖是易得,
但好的形式和內容才是要的。
1.2形式的觀察層次
觀察中的形式獲得是本的,而語言是有層次性的,形式語言同樣要結合主觀的閱歷與心理情感的知覺更顯得有意味,所以在基礎獲得的觀察形式中結合主觀心理感受會使其形式語言更加多元和有深度,就像英國形式主義美學家克萊夫·貝爾將美的藝術看作是“有意味的形式”。
觀察是作為設計訓練的技術手段的第一步,它可以幫助設計師掌握第一手的設計資源,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觀察都可以拿來用,還有很多需要去理順和整理,并且也需要進一步地去挖掘,所以不要輕易地去論斷,也許那只是假象,或者說輕易得到的資源是不是其他設計人員也會想到,因為畢竟設計類行業堅守要的就是創意,你不想過早*同吧。另外我還相信一些事物的解決可能不只有一個途徑。在觀察的過程中需要讓你的感覺和頭腦發生關系,因為個人感受是每一個人所具備的,但往往細節的東西和美好需要你的頭腦的激發,也就要求你在設計的開始之前盡可能地去充電。
對觀察中的形式自身的了解也很重要,一方面形式本身所處的環境代表的內容有的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是形式之間的組織方式的差別和形式本身所指向的意味也不是單一的,要研究相同形式語言的類比特征和意味,同時也要研究形式語言的不同語境下的系統歸納。
1.3形式的觀察角度
觀察的事物存在于客觀世界之中,事物的存在尤其作為形式有時也因所處的環境,例如在家里、展覽廳、公共空間等,每個人因為其所處環境的不同看它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根據觀察者的年齡、位置、興趣、性別等特征的不一而變化,所以設計者更應該探索事物形式的多元視角的觀察與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與發現形式語言的創新。
(1)宏觀與微觀的視角:在日常觀察,宏觀與微觀并不是如同想象中的利用一些儀器才能發揮好,當然借助一些儀器也是可以的,只是作為日常未免太過麻煩,美的形式也可以依靠我們自身的眼睛結合大腦去發現,比如城市的建筑師及景觀設計師往往居高望遠才能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社會內部合理組織關系的形式存在,服裝設計師面對相似面料的肌理不同的微觀表達形式的區別而快速地甄別與選擇,春秋戰國匠人魯班被野草葉邊鋒利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