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經醫藥養生文獻集成(隋唐至遼代 套裝共10冊)》以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編纂之房山石經(以下簡稱石經)為范圍,由其中選取與醫藥養生文獻相關之內容加以貼校,期使讀者能藉此了解房山石經養生文獻的精要。
《房山石經醫藥養生文獻集成(隋唐至遼代 套裝共10冊)》以石經之圖版經文為底本,以大正新修大藏經和乾隆大藏經為校本,并參酌大正新修大藏經所列之諸種校記,作為《房山石經醫藥養生文獻集成(隋唐至遼代 套裝共10冊)》之校勘依據。
《房山石經醫藥養生文獻集成(隋唐至遼代 套裝共10冊)》所收經典目次,系依石經收錄之順序排列。
集成的點校原則以呈現完整文本為主,若遇底本與校本文字有所差異時則出校記說明。出校時機有下列數種:
北京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經(略稱房山石經),是我國從隋代至明末綿歷千年不斷刻造的石刻寶庫。房山石經不僅是聞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和佛教歷史與典籍的重要寶藏,而且也是開展佛教醫藥養生史料研究的珍貴文獻。在一千零九十九部石刻佛典中,有二百一十五部論述或涉及醫藥養生的內容。這些佛教醫藥養生石刻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獻價值和研究價值。有些文獻為其他版本的大藏經所未收錄,如佛說延年益壽經等,填補了佛教醫藥養生文獻之空白。
房山石經不是一部書,與現刊各版大藏經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由于房山石經并非一時一人所編刻,難免存在著版本不一、內容重復的現象,有些重要的經典重刻了數次,甚至數十次;其次,由于房山石經是人工雕刻的文字,難免存在著刀誤或磨損的現象,有些刻版甚至已開始風化;第三,房山石經大都為唐、宋、金、遼時期的石刻文字,不存在誤排或錯漏的現象,保留了歷史的原貌。
在浩繁的佛教文獻中,蘊藏了豐富的醫學史料和醫學思想,時至今日仍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但佛教典籍與醫學文獻有很大的差異性,特別在認知思維上有著十分鮮明的特征。如佛教將貪、嗔、癡、慢、疑等歸爵疾病,并在心理療法和精神療法方面獨樹一幟,這大大超越了人們理性的認知。
在房山石經中,論及養生的文獻非常豐富。我們分作三個方面來整理:
一為醫藥文獻,主要有佛說續命經、佛說救護身命經、佛說胞胎經、佛說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佛說能凈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哆囀孥說救療小兒疾病經、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等十多部。比如佛說續命經,主要講述摩頂、救護、供養、受持、誦佛、解脫等內容,經中還提出了“十愿”及眼、耳、口、手愿與總愿。佛說救護身命經是一部旨在“濟人疾病苦厄”的佛教經典。該經共一卷,主要講述誦讀佛經以消除疾患的道理。佛說胞胎經是一部重要佛醫生理學著作,主要講述胚胎的生長發育過程及胎產期間所患的各種疾病。佛說胞胎經不僅對中醫、藏醫、蒙醫和傣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為佛醫的生理學、解剖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了本生死經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說菩薩修行經(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佛說出生菩提心經一卷隋天竺三藏閣那崛多等譯
佛說心明經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說長壽王經(失譯人)
佛說中心經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解深密經卷第一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序品第一
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第二
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第三
解深密經卷第二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解深密經一切法相品第四
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
解深密經卷第三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第六
解深密經卷第四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韶譯
解深密經地波羅蜜多品第七
解深密經卷第五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