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依然保持經濟快速增長…一-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標志性事件,使國際社會對中國共產黨刮目相看。于是,“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經驗”等成了國內外許多人探討的問題。一些有識之士在思考: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取得如此輝煌的執政成就?為什么這一個成立已經近百年、執政超過70年的政黨,依然能夠充滿生機和活力?為什么它能夠不斷逢兇化吉、戰勝困境?它到底有哪些成功的秘訣?在體制和機制上有無優勢?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圍繞國內外讀者關注的15個重大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準確的解讀,既不是一般的理論讀物,也不是傳統的黨史著作,而是試圖實現二者的結合。它以故事講思想,以事實講道理,不僅極有針對性和說服力,還非常具有可讀性,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廣大黨員群眾看得進、讀得懂、愿意讀的黨史通俗讀物。
有機會寫書的再版前言,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書系的五本書還能再版,說明書中的基本結論和觀點沒有過時。
近年來,隨著中國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中國共產黨。一些人在思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在同外國政黨人士的交流中,我感到有必要寫本書,解讀中國共產黨取得多方面成功的原因。于是,在201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我和同事編寫了《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一書。該書出版后,產生了較大影響,不光在國內發行量很大,還出版了多種外文版本。
2012年,我們團隊又編寫了《中國共產黨如何治理國家?》。這本書主要解讀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執政的,重點是敘述和分析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形成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方略。包括執政地位和執政方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制度,政黨制度和政協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特別行政區制度,干部管理制度以及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謝春濤,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教授。1988年起在中共中央黨校從事中國共產黨歷史和理論的教學研究工作。曾任中共中央黨校報刊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教務部主任,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委委員,掛職浙江省金華市副市長。
主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史》《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共產黨如何治理國家?》《中國共產黨如何應對挑戰?》《中國共產黨如何反腐敗?》《中國共產黨如何治黨?》等書。
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是中共十九da代表,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第一章 為什么能建立新中國?
一個國家的“兩個世界”
建立多黨派聯合政府
農民“躺著翻過身來”
信任的流失
國共兩黨的鮮明對比
第二章 為什么能收拾好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
多年戰亂破壞的國民經濟
平抑物價和統一財經
“不要四面出擊”
土地制度改革和發展經濟
“新舊社會兩重天”
第三章 為什么犯過嚴重錯誤還能得到人民支持?
動機與效果的嚴重背離
犯錯誤期間也有重要成就
領袖與群眾同甘共苦
正確對待所犯錯誤
第四章 為什么沒有像蘇東共產黨那樣喪失執政地位?
探索中國自己的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改變中國命運
把改革、發展與穩定結合起來
“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
第五章 為什么能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
糧食是中國人的命根子
聯合國最后一批援華糧食
袁隆平的杰出貢獻
糧食安全仍需警鐘長鳴
第六章 為什么能把中國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扭住經濟建設不放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打開國門擁抱世界
把科技教育作為支點
……
第七章 為什么能實現社會主義同市場經濟的結合?
第八章 為什么能實行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
第九章 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處?
第十章 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與穩定?
第十一章 為什么能使臺灣海峽兩岸關系不斷發展?
第十二章 為什么能贏得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第十三章 為什么能高效抗震救災和成功舉辦奧運會?
第十四章 為什么能喚起民眾、凝聚人心?
第十五章 為什么能管理好有8000多萬黨員的大黨?
結語 中國共產黨能成功應對面臨的挑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