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皇帝頒布詔書,將營建北京告成的喜訊鄭重地昭告天下,我們把這一天看作是明代北京城與明代北京皇宮建筑的誕辰,按公歷是 1420 年 12 月 8 日,到 2020 年已經整整六百年。 在十個甲子的漫長歲月里,明代京師及其核心皇宮建筑,后來被清代統治者順理成章地全盤接收為自己的都城及紫禁城。
為紀念這座六百年的偉大古代建筑群,古建筑學家、故宮前副院長晉宏逵先生寫成《故宮營建六百年》一書,讓讀者了解從元明兩朝建城開始到宮殿落成的漫長的營建歷史。
本書是一本由專業學者寫給讀者的故宮建筑入門書,很好地平衡了學術性和普及性。
作者薦書
《故宮營建六百年》從北京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出發,設計了書的敘事結構。從12世紀中期開始,金代對燕京的建設和漕運水源的開發做出重要貢獻。13世紀下半葉,元代世祖開始建設燕京,1272年命名新城為大都,開啟了北京城作為首都的歷史。明代從1406年到1447年,完成了改造元大都為明北京的工程,其中故宮的建設就是這一宏大工程的核心。
本書從建筑學與建筑文化的角度,講述了元明清北京城市規劃的要點與中軸線的形成,故宮布局與空間藝術的特色,介紹了以故宮為代表的中國古建筑藝術。最后簡述了故宮建筑如何能夠完整地延續到今天,和我們今天是如何按照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要求,對故宮進行的長期保護。
編輯薦書
1.本書內容關于故宮建筑,有三大主題:營建歷史、建筑藝術、落成后延續至今的歲修保養以及增建和大修。
2.營建歷史這一主題,從元明兩朝建城開始一直寫到宮殿落成。在這個主題下涉及都城建設,城市的規劃結構與特色,能工哲匠,宮城的布局規制以及宗廟建筑。
3.建筑藝術這一主題,既介紹了古建筑的基本知識,以方便理解復雜的故宮建筑,又對故宮內部的彩畫、石雕、琉璃構建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最后將建筑的外部形體和內部修飾統一在故宮建筑的空間藝術中,讓讀者在了解故宮營建歷史、建筑規制的同時也能隨之學會欣賞建筑的壯美,閱讀本書最終極的目的是達到建筑審美的需求。
4.歲修保養及其大修這一主題,在其他故宮圖書中是一個較少涉及的內容,其中還有很多大修的實例,這是一個古建筑的專業研究者寫作此類圖書的特色和強項,也是本書的一個亮點。
美編說封面
1、《故宮營建六百年》形制是“裸脊裝”,開本修長,厚度適中。在故宮建成六百年的紀念時刻,本書從“營建”的視角掀開這座偉大建筑的神秘面紗。讓這座宏偉博大、靜謐莊嚴的宮殿建筑,宛如畫卷般展開,帶讀者領略它悠久的建成歷史,仿佛親眼目睹原本宛延的燕山腳下,荒袤的平原之上漸次隆起的這座偉大建筑。
2、營建是從設計規劃的圖紙開始的,封面中用了梁思成先生繪制的故宮代表性的“三大殿”的圖紙,這既是一張珍貴的建筑圖紙,也是一件極有價值的歷史文物,用于封面最為切題。同時也有本書作者晉宏逵先生向梁思成先生表達敬意的意味。
3、古代的能工巧匠在這座宮殿建筑中將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其中“過白”手法(利用近景形成的景框)的應用,巧妙地把“天,地,人”三者予完美結合。本書選取“過白”中太和殿的剪影,疊壓在淺淡的圖紙上面,勾勒出蒼穹之下這座建筑恢宏的氣度。斑駁的刻版字體在近乎正方的暗紅底上,形成皇家璽印的韻味。此外封面左上角還設計了一方小小的圖案,用概括的宮殿剪影,和三洞宮門形成的數字“600”,與書名形式呼應,以紀念這個特殊的時刻。
4、在質感粗糲的封面紙上,僅有紅黑兩色,仿佛穿越“過白”中的太和殿上空,延伸漫漶在故宮的圖紙之上,帶讀者去尋訪故宮六百年的營建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