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鑒賞·新版》主要是面對中國的大學生,因此在介紹上主要是以中國的民間美術為主,但為了拓寬當代大學生的知識面,也有選擇地介紹了一些其他國家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因為中國民間美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可能脫離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就中國民間美術而言,它也不可能與其他民間藝術割裂開來。例如,民間音樂的聲腔、曲調以及表現(xiàn)手法是屬于音樂的,但樂器本身卻是屬于美術創(chuàng)作或者說工藝美術制作技藝的。離開了美術創(chuàng)作,音樂的藝術性也不能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這里顯示的就是所謂民間美術與其他藝術的互為融合并互為依賴的關系。在中國的民間美術中,力求用詳盡的資料、直白的語言介紹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作品和流派,并且不只限于對體量、形狀等風格方面的描述,而是強調了民間美術形式與民俗活動的動態(tài)聯(lián)系,所以是從人文、地理、文化等多角度,大縱深地將民間美術產生的土壤和它的精髓傳達給讀者。
首先說,民間美術隸屬于民間藝術,而民間藝術與建筑藝術、繪畫藝術不是并列的概念。從藝術門類的角度說,民間藝術中包含了繪畫、雕塑、印染織繡等多種藝術形式。民間藝術應該是一個與宮廷藝術、文人藝術、宗教藝術相對的概念,是以民間藝術的創(chuàng)作者和創(chuàng)作特點等特征來界定的。因此,從理論上說,民間藝術中應該包括所有藝術門類,前提是這種藝術應該為民間藝人創(chuàng)造并植根于民眾之中。當然,如果按照這一范圍去介紹,那實在是浩繁無邊。且不說世界上有多少個民族,多少種別具特色的手工藝術,單單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具有研究價值的民間藝術種類就數(shù)不勝數(shù)。僅民間美術,我們也很難在一本書中將其完全敘述出來。
由于這本書主要是面對中國的大學生,因此在介紹上主要是以中國的民間美術為主,但為了拓寬當代大學生的知識面,也有選擇地介紹了一些其他國家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因為中國民間美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可能脫離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就中國民間美術而言,它也不可能與其他民間藝術割裂開來。例如,民間音樂的聲腔、曲調以及表現(xiàn)手法是屬于音樂的,但樂器本身卻是屬于美術創(chuàng)作或者說工藝美術制作技藝的。離開了美術創(chuàng)作,音樂的藝術性也不能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這里顯示的就是所謂民間美術與其他藝術的互為融合并互為依賴的關系。在中國的民間美術中,我們力求用詳盡的資料、直白的語言介紹最有代表性的民間美術作品和流派,并且不只限于對體量、形狀等風格方面的描述,而是強調了民間美術形式與民俗活動的動態(tài)聯(lián)系,所以是從人文、地理、文化等多角度,大縱深地將民間美術產生的土壤和它的精髓傳達給讀者。
對于民間美術的分類,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我們也沒有拘泥于固定生硬的框框,因為畢竟民間美術是多彩的、生動的,沒有一定之規(guī)的。我們用第一章說明了民間美術的概念、特色,并介紹了民間美術的傳授方式等,這些內容可以對后面起到一個提要的作用,以方便大家閱讀;從第二章開始,依次是民間繪畫、民間雕塑、民間染織:第五章介紹的是民間服飾;第六章內容較多,主要是和人們日常生活需求密切相關的美術門類,比如民間剪紙、民間玩具、民間編織、民間陶瓷等;第七章是民間道具,側重于介紹民間戲曲中使用的道具,比如皮影、面具、木偶等;第八章是民間建筑;第九章是國外民間美術選萃,包括建筑、雕塑、用品、服飾四部分,主要選取的是國外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民間美術形式。最后一章是學習民間美術的意義,這些直接關系著中國民間美術的繼承與發(fā)揚光大。
民間美術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論研究價值和教育意義,同時還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因此本書詳盡地講述了一些民間美術的工具原料、制作步驟,可供讀者自己制作練習時參考。更重要的是,從結構、地位、特點、功能、效應等角度深層次、系統(tǒng)化地探討民間美術教育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由于民間美術具有多樣性、理論相對匱乏等眾多原因,對民間美術教育理論的分析是一項艱苦的工作。社會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化步伐飛快,如白駒過隙,民間美術還有多少生存的空間和衍化的可能?這正為有識之士所重視。現(xiàn)在,挽救民間美術還來得及,我們愿為留住民間這滿山遍野的小花而勞作,并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為中國美術教育添磚加瓦,為普通高等院校中的藝術教育活動出一份力。教育部正提倡“德智體美勞”的當代中國教育策略,因而我們這本書的出版,應該說是貫徹這一教育方針的適用教材。
值得我們所有人欣慰的是,過去認為民間美術是非正統(tǒng)的,而隨著當代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反倒格外珍惜民間美術品了。因為,從這里才能依稀看到人類童年的生活痕跡,才能體味到人類本原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更需要我們從中發(fā)現(xiàn)并研究的,是人類真正對美的渴望。尤其是民間美術的特點是不加刻意修飾,未有正規(guī)培訓,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美術創(chuàng)作者。人們完全憑著心里對幸福的追求,對大自然的感恩,間或還有對正義的頌揚,對邪惡的憎恨,這些都被直接地通過一件藝術作品表現(xiàn)出來。
民間美術對材質的廣收博采是其他美術(或擴大為其他藝術)所難以做到的。隨手拈來,隨心而做,完全不受任何束縛,也不必拘泥某些規(guī)則。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者采用任何材質,表現(xiàn)出的都是對大自然的無盡的愛,對生活美滿的最樸素的追求,傳達出發(fā)自心底的純正與善良之情。愿民間美術魅力常存,青春永駐!
劉一品,1985年生,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服飾文化學、色彩美學、設計史論。作品在國內大型美術作品展中多次獲獎,并在《美術》等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中國輕工教育》《服飾導刊》《流行色》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平面構成》教材,并有兩部合著學術著作出版。主持省部級重點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和教育部項目多項。
第一章 民間美術概論
第一節(jié) 民間美術總括
第二節(jié) 民間美術特色
一、形式
二、工藝
三、功用
四、民俗內涵
第三節(jié) 民間美術的當代發(fā)展
一、設置研究機構
二、成立生產機構
三、舉辦民間工藝品博覽會
圜、結合旅游開辦民間藝術節(jié)
第四節(jié) 民間美術的傳授形式
一、傳統(tǒng)傳授
二、專業(yè)教育
三、非專業(yè)傳授
第五節(jié) 民間美術的獨特鑒賞方式
章測試
第二章 民間繪畫
第一節(jié) 民間繪畫基本知識
一、木版年畫
二、鐵畫
三、紙織畫
四、麥稈畫
五、貝雕畫
六、唐卡
七、樹皮畫
八、糖畫
九、農民畫
第二節(jié) 民間繪畫的文化內涵
一、民間繪畫的獨特符號
二、民間繪廁的區(qū)域特色
三、民間繪畫的民俗底蘊
第三節(jié) 木舨年畫作晶鑒賞
第四節(jié) 木版年畫技法提示
一、學習目的
二、學習方法
三、學習案例
章測試
第三章 民間雕塑
第一節(jié) 民間雕塑基本知識
一、木雕
二、竹雕
三、磚雕
四、石雕
五、核雕
六、煤精雕
七、椰雕
八、泥彩塑
九、面彩塑
十、酥油(花)塑
十一、陶瓷塑
第二節(jié) 民間雕塑的文化內涵
一、民間雕塑與材質特色
二、民間雕塑與地域特色
三、民間雕塑與風俗底蘊
第三節(jié) 民間雕塑作品鑒賞
第四節(jié) 民間雕塑技法提示
一、學習目的
二、雕刻學習案例
三、捏塑學習案例
章測試
第四章 民間染織
第一節(jié) 民間染織基本知識
一、印染
二、織錦
三、刺繡
第二節(jié) 民間染織的文化內涵
一、民間染織的畫面紋樣
二、民間染織與節(jié)俗信仰
第三節(jié) 民間染織作品鑒賞
第四節(jié) 民問染織技法提示
一、印染學習案例
二、刺繡學習案例
章測試
第五章 民間服飾
第一節(jié) 民間服飾基本知識
一、民間衣服
二、民間佩飾
三、民間隨件
第二節(jié) 民間服飾的文化內涵
一、民間服飾與自然美
二、民間服飾與多樣美
三、民間服飾與民俗
四、民間服飾與實用
第三節(jié) 民閱服飾作品鑒賞
第四節(jié) 民間服飾技法提示
一、彝族“察兒瓦”學習案例
二、苗族銀飾學習案例
章測試
第六章 民間用品
第一節(jié) 民間用品基本知識
一、民間剪紙
二、民間玩具
三、民間編織
四、民間樂器
五、民間陶瓷
六、民間燈彩
七、民間器具
第二節(jié) 民間用晶的文化內涵
一、民間用品的實用特色
二、民間用品的民俗特色
三、民間用品與民間節(jié)日
第三節(jié) 民間用品佳作鑒賞
第四節(jié) 民問用品技法提示
一、剪紙學爿案例
二、布玩具學習案例
三、風箏學習案例
四、化腐朽為神奇的無限空間
章測試
第七章 民間道具
第一節(jié) 民間道具基本知識
一、皮影
二、面具
三、木偶
第二節(jié) 民間道具的文化內涵
一、民間道具與節(jié)俗
二、民間道具與宗教
第三節(jié) 民問道具作品鑒賞
第四節(jié) 民間道具技法提示
一、皮影學習案例
二、面具木偶學習案例
三、民間道具的材料及其他
章測試
第八章 民間建筑
第一節(jié) 民間建筑基本知識
一、北方大部地區(qū)
二、西北地區(qū)
三、東北、內蒙古地區(qū)
四、西南地區(qū)
五、中南、東南地區(qū)
笫二節(jié)民間建筑的文化內涵
第三節(jié) 民間建筑與民風民俗
章測試
第九章 園外民間美術選萃
第一節(jié) 民間建筑
一、雪塊屋
二、蛋形屋
三、長房
第二節(jié) 民間雕塑
一、非洲民間雕塑
二、斯里蘭卡木雕
第三節(jié) 民問用品
一、日本扇
二、俄羅斯套娃
三、法拉汗( Ferahan)地毯
四、澳大利業(yè)飛去來器
第四節(jié) 民間服飾
一、蘇格蘭短裙
二、荷蘭木鞋
三、伊斯蘭刀劍
章測試
第十章 學習民間美術的意義
第一節(jié) 培養(yǎng)審美功能
一、形式美感的浸潤
二、對美術多元性的理解
三、感受審美快樂
四、提升美術鑒賞水平
第二節(jié) 增強非審美功能
一、強化民族歸屬感
二、重溫傳統(tǒng)道德
三、傳揚民俗文化
第三節(jié) 提高個體效應
四、加寬知識廣度
五、加深文化底蘊
六、增強實踐能力
第四節(jié) 促進社會效應
一、加大民間美術保護力度
二、發(fā)揚節(jié)俗文化內驅力
三、著眼于增強社會凝聚力
章測試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