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精神分析學的能指問題》以拉康的能指問題為研究內容,試圖通過對能指的由來、發展、變化勾勒拉康思想的全貌。拉康的能指概念雖源自語言學,但在后期卻逐漸突破了語言學視域,走向了更為宏大的學科背景。本文在嘗試歸納整理能指概念演變的基礎上,將之作為方法論工具對精神分析做出闡釋,并在結合相關理論的前提下,對之做出批判。內容分五個部分,首先是對拉康“能指”概念的溯源,從能指與主體的關系入手,界定了拉康精神分析學的主體。再次,從能指的角度對癥狀做了闡釋,在宏觀闡述拉康的身體概念、癥狀形成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癥狀的三種不同臨床結構(神經癥、精神病、性倒錯)與能指的關系。第四,探討拉康對能指概念的擴展,即語言學的能指如何延伸到數學能指與拓撲能指,最后,結合相關理論對拉康的能指概念做了批判性解讀,并探討后續的學者如何在拉康的能指概念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延伸。
杜超(1990-),女,山西省晉中人,畢業于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法國符號學。已發表《拉康與索緒爾:能指鏈的形成》,見《山東社會科學》(CSSCI)2017年第八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文藝理論》,2017年11月,全文轉載);《轉喻與隱喻:拉康的能指鏈的運作方式》,見《東岳論叢》(CSSCI)2018年第四期。 2018年5月被評為山東大學優秀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