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中醫思維能力訓練的必要性
中醫藥高等教育是在現代科學文化環境中,對中醫學專業大學生實施中國傳統文化、傳統中醫學的繼承性教學.但由于時代的差異和認知思維模式的不同。學生學比較困難,所以必須要對中醫學類專業的大學行中醫思維能力訓練。
一、學生學學的困惑
(一)困惑的表現
首先是聽不懂,諸如中醫理論中的許多名詞、術語,如氣、氣化、正氣、邪氣等,其含義是什么.很難理解。
其次是中醫理論中關于人體組織的詞語會找不到實體。如藏象學說本是講述人體結構和組成的著作.但卻在人的肌體中找不到相應的臟器,如三焦、脾等等。
再次是找不到理論的邏輯關系,因為中醫學中名詞、術語的含義都不是抽象的概念,也找不到其中可演繹、推理的邏輯關系,比如心為什么可屬陰叉可屬陽等。
最后是中醫學的理論本是關于人的機體是什么和怎么樣的闡述,為什么不能展現其實體存在呢?為什么不能借助實驗的方法輔助教學呢?學生們都不太清楚。
(二)問題的嚴重性
中醫學類專業大學生在學學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導致學的嚴重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嚴重影響教學效率。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教學內容。不理解知識點的正確含義,更難以在整體層面把握中醫學各相關科目的知識體系。期末考試全靠死記硬背,一個學期下來。相當一部分學生感到學到的中醫知識很少,甚至整個學業結束了還沒有真正中醫的大門。
第二,專業思想不穩定。學學遇到了困難,又找不到突破困境的途徑,必然會引起學生們對專業認知的懷疑,甚至懷疑中醫學的科學性。
第三,西醫化趨勢。學生們由于找不到學學的有效方法.而西醫學的理論和技術卻容易被接受,加之見醫化傾向。導致絕大部分的中醫學類專業畢業生都不能堅持以傳統中醫學的理、法、方、藥的理念和原則從事實踐。
如果上述情況不能有效地改變,當老一代中醫相繼離開臨床第一線后,中醫事業后繼乏人的結局將是不可避免的。
二、學困難的原因
上述內容是引導同學們道出的學學的實際困難,同時推測了這些困難可能引起的后果。接下來.我們應當共同尋找造成這些困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