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建”到“新型”:新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由首篇“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辦學定位研究”、第二篇“三連三通:地方高校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研究”、第三篇“兩轉兩化:地方高校新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研究”和第四篇“一心一意:地方高校產教融合共同體研究”四部分組成,內容基于衢州學院向應用型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實踐,確立以新技術應用為導向,形成頂層設計,摸索“三連三通、兩轉兩化、一心一意”的發展路徑,在“固基礎、明特色、強應用、重協同”的基礎上,按照“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要求,通過打造螺旋式上升產教融合途徑,形成以服務區域發展為天職、以培養新技術應用人才為己任、以具有專業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為目標的辦學新局面,形成新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模式,以期實現新建本科院校向“新型”轉型。
自2000年以來,我國新建本科院校經過20年的發展,構成了中國高等教育系統獨具特色的生力軍,截至2019年12月30日,我國共有新建本科院校693所,占本科院校總數的56.88%。數量龐大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提升我國人口整體受教育水平、支持所在區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在高等教育數量擴展的發展環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存在辦學趨同、人才培養同化以及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脫節等現象。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形成自身特色,尤其是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所有行業和職業的工作性質,具有顛覆性的新技術通過機器取代現有人工從而實現生產率的提高,而不是創造更多的新工作崗位且需要更多的人力參與產業變革。這種變革引發了對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尤其是依托所在區域資源建設和發展的新建本科院校,應該用敏銳的眼光準確感知和預見變化,將適應技術創新、融人技術創新、引領技術創新作為貫穿辦學的主線,將新技術引發區域產業變革需求轉化為學科專業建設需要,通過產教融合與企業、產業進行緊密合作,利用智力優勢、現有辦學條件,將解決企業生產、產業升級的問題與科研項目、人才培養進行結合,以期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轉型提升。
本書由第一篇“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辦學定位研究”、第二篇“三連三通:地方高校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研究”、第三篇“兩轉兩化:地方高校新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研究”和第四篇“一心一意:地方高校產教融合共同體研究”四部分組成,內容基于衢州學院向應用型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實踐,確立以新技術應用為導向,形成頂層設計,摸索“三連三通、兩轉兩化、一心一意”的發展路徑,在“固基礎、明特色、強應用、重協同”的基礎上,按照“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要求,通過打造“產教跟隨、產教并跑、產教引領”的螺旋式上升產教融合途徑,形成以服務區域發展為天職、以培養新技術應用人才為己任、以具有專業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為目標的辦學新局面,形成新技術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模式,以期實現新建本科院校向“新型”轉型。
謝志遠,衢州學院校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共主持省部級及以上課題10余項,在《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育發展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及教材5部。
前言
第一篇 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辦學定位研究
應用型本科,走好特色之路
一流應用型本科建設之路
新技術變革與高等教育應對: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的應然、實然、必然之路
提升領導能力,建設地方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深化改革乘勢而上
——為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不懈奮斗
第二篇 三連三通:地方高校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研究
應用型本科要幫助企業解難題
知識生產模式視角下應用型本科特色發展研究
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促進學校高水平建設
以服務贏支持以貢獻促發展
——打造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
浙閩贛皖四省邊際應用型大學聯盟衢州共識
浙閩贛皖跨省域邊際地方高校聯盟的創建邏輯與實踐探索
第三篇 兩轉兩化:地方高校新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研究
地方高校跨省聯合發展有新路
把握趨勢、明確目標、創新舉措,深化教育教學工作改革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助推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新技術、新經濟、新人才
狠抓高質量人才培養,開創學校發展新局面
把握區域協調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高質量發展趨勢
做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第四篇 一心一意:地方高校產教融合共同體研究
服務區域發展是新建本科的天職
應用新技術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
——以浙江省為例
勇于擔當積極作為
——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做一名時代的奮斗者、學校的建設者、勇敢的追夢者
新時代城校產教融合創新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特色發展成為衢州城市建設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