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銀行 一本書讀懂銀行的運作機制和發展歷史 中信出版社
定 價:¥59
中 教 價:¥29.50 (5.00折)
庫 存 數: 0
未來不可預知,但預測銀行的未來趨勢需要回歸本源,理解銀行的發展歷程。有人形象地把銀行說成是資本的搬運工——把資本從價值低點搬到價值高點,價值實現空間搬運的過程,銀行的角色是支付中介;價值實現時間搬運的過程,銀行的角色是信用中介。銀行通過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建設,為商業發展和工業化提供了支撐,重塑了商業和工業的資金流。此外,還為自然人建立了支付和融資平臺,提高了生活和消費中的資金使用效率。
《未來銀行》推演了科技金融時代沒有銀行存在的金融系統是可能的且令人向往的。第一部分用3講的篇幅談到銀行業在歷史發展中產生的金融產品、金融技術,如中世紀的金匠到21世紀投資銀行中的理財顧問。第二部分用4講的篇幅為我們清晰展示了與銀行業相伴而存的影子銀行的運作機制,并分析為何導致2008年的金融危機。第三部分用4講的篇幅著重繪制了數字時代金融系統的藍圖、新科技如何應用在金融業,以及金融業在未來如何適應客戶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和金融產品
本書首次刊發在業界享有贊譽的威爾莫特雜志(Wilmott Magazine,約翰威力旗下的期刊雜志,讀者群是金融學者專家)中,引發熱烈討論。之后在美國、歐洲不同國家的研討會和論壇中發表,引發金融科技從業者和金融社群的熱烈討論。另類投資資產分析公司(AltFi)稱《未來銀行》是一本替金融業開辟新途徑的圖書,網貸機器人基金(Lending Robot)執行長伊曼紐爾·馬洛(Emmanuel Marot)稱《未來銀行》是任何對未來金融發展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1.還原一個真實運行的銀行系統,梳理銀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核心金融技術和金融產品。
2.給金融從業者的銀行發展簡史,用金融小白能讀得懂的語言解釋銀行本質及其存在的問題,
為什么很多銀行機構“大到不能倒”
影子銀行為何一度比傳統銀行更重要
貨幣、信貸和價格的關系
金融行業如何賦能實體經濟
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未來銀行長什么樣
如何緩解債權人和借貸人之間的利益沖突
3. 揭示銀行關注問題的真實邏輯:資產負債表背后的秘密,影子銀行的運行機制,科技賦能金融的新規則等
喬納森·馬米蘭是兩個合著作者的化名。其中一位是宏觀經濟學家,一位是投資銀行家。兩人大學時相識但是多年失聯。其中一位是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他醉心從事學術研究,專精于研究銀行宏觀經濟模型;另一位則具有當代金融與各種晦澀難懂投資產品的經驗。2011年兩人因緣際會在倫敦再次會首,決定共同寫一本書,內容是關于現代科技社會中金融體系如何產生重大變化。在《未來銀行》這本書中兩人相輔相成提供各自在金融業的研究與觀點。
第一部分
工業時代的銀行業
第1章 銀行業的必要性 003
第2章 傳統銀行業的運作機制 015
第3章 銀行業存在的問題 035
第二部分
數字時代的銀行業
第4章 銀行業不止限于銀行 061
第5章 影子銀行業的運行機制 079
第6章 2007—2008年金融危機 105
第7章 2008年后的金融系統 129
第三部分
未來金融系統
第8章 我們不再需要銀行業 155
第9章 未來的考量: 終結銀行業 187
第10章 公共部門的角色 233
第11章 美好藍圖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