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漫長而深入的旅程。
從棲居的京都,到背負沉重歷史的廣島,再漫游韓國的慶州、大邱、首爾,歸途乘船穿越朝鮮海峽抵達達釜山,自九州登岸,返回近畿之地。過去數年間,作家蘇枕書踏訪日韓各地,所到之處除卻著/名景點,更多是書院、古寺、博物館與舊書店。她記錄下有關東亞歷史、社會、儒家文化圈的見聞與思索。在尋找歷史痕跡與當代人事內在關聯的過程中,反省自己的認知,也認請此前生活中的諸多虛幻泡沫。
京都在這段旅程中的意義,不再是旅行者眼中夢幻的地標,而是審視與追問之旅的起點。枕書以一種更加尖銳的筆觸,剖析那些隱藏在東鄰傳統而精致的外表之下、晦暗不可言說的細節,深入多重而復雜的現實,并發出新的追問:一個精神自由的人,尤其身為女性,在當下正面對什么樣的現實與困境。
書中講到從景氣時代過渡至老齡化社會后打零工的女白領、拼命工作的單親母親、艱難維持生計的舊書店主人,還有抵制侵害與暴力的勇敢女性。讀者可以透過她一貫沉靜細致的筆觸,看到她對重大問題的鮮明態度;也可獲知她的溫情與冀望,正如后記所引的“嚴冬已過,時雨止息,且已過去”,綿延的春山就在眼前。
◎蘇枕書是深受讀者喜愛的作家,她的《有鹿來》《京都古書店風景》《歲華一枝》《松子落》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這本新作是她在疫情期間收尾完成的,也因此而記錄下這段特殊時期對外部世界以及自我內心的省察。
◎這本書既是蘇枕書的隨筆新作,也是她的突破轉型之作,是一本有著深刻洞察力,富于人文思考,知識含量充足的文化隨筆。書中詳實記錄了她有關東亞歷史、社會的見聞與思索。她關心日用飲食、走訪名山古跡,始終懷著純粹的熱情,追尋歷史與現實的關聯。讀者可以透過她一貫沉靜細致的筆觸,領略異國的往昔與當下,文化與人情。她長居京都北白川畔的山中,從避居春山,到懷抱春山,書題不僅是寫實,更是某種隱喻。
◎本書四色印刷,鎖線膠訂,圖文并重。在疫情發生前的幾年,作者遍訪東亞諸城,拍攝記錄下她曾走過的舊書店、寺廟、店鋪、古道、茶室,看似尋常的風景,其實都有著時光流轉的含義,也是當時社會氣氛的寫照。
◎知名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推薦:這是一個我期待看到的京都。它從被美術館化的描述中醒過來,它掙扎、焦灼、困惑,在昨日與今日之間搖擺。
寫作者淡豹推薦:枕書擅長通過風物習俗去寫一個地方特有的生活方式,以及讓這種生活方式能活下去的人。《春山好》的語調有了微妙的變化,目光所及是寺廟、街頭、花鋪、食肆、舊書店、課室,人物是打零工的女性、韓語教師、住持、房東夫婦,但它是一份在京都寫就的當代日本社會氣氛和思想狀況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