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誡》七篇言簡意賅,針對女性在傳統社會處于弱勢地位的特點,教導婦女以謙敬守禮、貴柔處順的方式立身處世。按照班昭在序言中的說法,此書是為了教導自己的女兒而創作的,希望她們出嫁之后能謹言慎行,免遭恥辱。班昭以女性的身份,首倡基于儒家立場的女教思想,開啟了后世女性創作同類作品的風氣。這些由女性編撰的著作作為傳統社會女子教育的教材讀物,基本奠定了中國傳統女性的倫理價值觀念,對千余年來的中國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盡管其觀點存在時代局限性,然其所提倡的“卑弱”“謙順”“執勤”等德行在過去幫助了女性在男尊女卑的傳統社會中以退為進,安身立命,同時對于現代讀者在和順夫妻關系、構建和諧家庭方面也能起到正面的啟發作用。 《閨范》一書共四卷,第一卷為嘉言,摘錄了四書五經以及宋代以前的著述中關于女子教育的經典文本,由呂坤加以簡注和闡述。其余三卷為善行,從歷代史書中摘錄了典型的女性模范事跡。既有理論,又有實際案例,呂坤如此匠心獨具的編撰體例,是為了讓婦女更好理解古圣先賢的女子之教。書成之后,風靡一時,普及程度不亞于今天的暢銷讀物,且后世對其評價也極高。拋卻部分不合時宜的內容,《閨范》一書也能給現代讀者帶來不少啟迪。
適讀人群 :傳統文化研究者、愛好者 ※ 古代女子教育的兩部經典著作,風行海內,歷久不衰。 ※奠定了中國傳統女性的倫理價值觀念,對千余年中國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 雖因三從四德、夫為妻綱等觀念而在近代備受爭議,然其中蘊藏的古代女性處世智慧仍值得思考! 導讀+注釋+翻譯+實踐要點,讀得懂用得上的家訓。 ※ 精致小32開,印刷精良,版式疏朗,古典美加文藝范。
班昭(約45年-約117年),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征賦》和《女誡》等對后世有很大影響。 呂坤(1536年—1618年),字叔簡,一字心吾、新吾,自號抱獨居士,明代歸德府寧陵(今河南商丘寧陵縣)呂大莊人。明朝文學家、思想家,呂坤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歷年間天下“三大賢”。主要作品有《實政錄》《夜氣銘》《招良心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