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論文視角的當代中國農業經濟學發展研究》以農業經濟學期刊論文以及涉農經濟學期刊論文為主要食糧,通過整體性、全時程的歷史研究,探尋農業經濟學的發展路徑和演變規律,判斷農業經濟學發展的貢獻,為解決今天的“三農”問題提供全局性、全時程的借鑒和政策建議。
為什么要從期刊論文的視角研究中國農業經濟學?(代序)
第一章 當代中國農業發展的過程
一、1949 1978年
(一)土地改革(1949一1953年)
(二)農業支持工業體系的建立
二、1978年以后
(一)農業經營體制改革
(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三)戶籍制度改革
(四)鄉鎮企業發展
(五)農業稅取消與農業補貼政策的推行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的貢獻
(一)“剪刀差”貢獻
(二)勞動力貢獻
(三)土地貢獻
四、總結
第二章 農業經濟學的發展歷程
一、1949一1978年農業經濟學的發展
(一)土地問題
(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農業合作化
(四)小結
二、1978年至今農業經濟學的發展
(一)對改革開放以前農業經濟發展的評價
(二)1978 1992年農業經濟學的發展
(三)1993-2003年農業經濟學的發展
(四)2004年至今農業經濟學的發展
(五)小結
三、總結
第三章 農業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及應用
一、傳統農業經濟學理論發展與應用
(一)理論特征
(二)研究方法
(三)理論應用
(四)小結
二、西方農業經濟學理論的發展與應用
(一)理論特征
(二)研究方法
(三)理論應用
(四)小結
三、發展經濟學理論的發展與應用
(一)理論特征
(二)研究方法
(三)理論應用
(四)小結
四、總結與啟示
(一)理論及應用方面
(二)研究方法方面
第四章 中國農業經濟學研究范式的演變:一個期刊論文視角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一)期刊論文視角下的學術問題研究現狀綜述
(二)研究范式的文獻綜述
(三)經濟學研究范式發展的文獻綜述
(四)經濟學研究范式的文獻綜述
(五)對我國農業經濟學發展的現狀研究
三、研究評述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評述
(二)研究思路
第五章 農業經濟學發展的比較分析
一、中國農業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比較
(一)1949 1978年的中國經濟學與中國農業經濟學
(二)1978年至今的中國農業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學
二、國際農業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國際經濟學發展
(二)國際農業經濟學出現
(三)期刊論文視角下國際農業經濟學的發展特征
(四)國際農業經濟學的發展特色與趨勢
三、國內外農業經濟學的發展差別及原因
(一)發展初期的研究內容不同
(二)國內研究理論框架不完善
(三)國內定量分析不完善
(四)國內研究缺乏應用與實踐
(五)學科交叉融合程度不同
(六)中國經濟學、農業經濟學仍具有國際影響
四、啟示
第六章 農業經濟學研究與實踐的關系
一、學術研究與實踐的相互影響及原因
(一)農業稅費改革問題
(二)農業補貼問題
(三)農業保險問題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
(五)學術研究與實踐相互影響的原因
二、學術研究與實踐不相關及其原因
(一)供銷社改革問題
(二)規模經營與土地流轉問題
(三)扶貧問題
(四)農村金融問題
(五)學術研究與實踐不相關的原因
三、對學術研究與實踐關系的認識
第七章 改革以來的中國農業經濟學——《中國農村經濟》刊文視角的回瞰
一、階段特征
(一)1985 1992年
(二)1993-2003年
(三)2004-2010年
(四)研究重點分布的分析
二、理論和方法的變化
(一)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引進和運用
(二)實證研究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跋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