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機械工程材料(第二版)
定 價:¥139
中 教 價:¥76.45 (5.50折)
庫 存 數: 0
一部順應中國制造2025智能裝備新要求、技術先進、數據可靠的現代化機械設計工具書,從新時代機械設計人員的實際需求出發,追求現代感,兼顧實用性、通用性,準確性,涵蓋了各種常規和通用的機械設計技術資料,貫徹了新的國家及行業標準,推薦了國內外先進、智能、節能、通用的產品。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一版自2011年3月出版以來,贏得了機械設計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專業師生廣泛的青睞和好評,榮獲了2011年全國優秀暢銷書(科技類)。同時,因其在機械設計領域重要的科學價值、實用價值和現實意義,《現代機械設計手冊》還榮獲2009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和2012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一版出版距今已經8年,在這期間,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發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尤其是2015年國家部署并頒布了實現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發布了針對中國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實施指南,為機械制造業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國家政策號召和驅使下,我國的機械工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自主創新的能力不斷加強,一批高技術、高性能、高精尖的現代化裝備不斷涌現,各種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新產品、新方法、新技術不斷產生、發展并投入實際應用,大大提升了我國機械設計與制造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緊密結合中國制造2025國家規劃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內容上與時俱進,全面體現創新、智能、節能、環保的主題,進一步呈現機械設計的現代感。鑒于此,《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被列入了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項目。在本版手冊的修訂過程中,我們廣泛深入機械制造企業、設計院、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進行調研,聽取各方面讀者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了《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的根本宗旨:一方面,新版手冊進一步加強機、電、液、控制技術的有機融合,以全面適應機器人等智能化裝備系統設計開發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隨著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和工程設計軟件的廣泛應用和普及,新版手冊繼續促進傳動設計與現代設計的有機結合,將各種新的設計技術、計算技術、設計工具全面融入傳統的機械設計實際工作中。《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共6卷35篇,它是一部面向中國制造2025 ,適應智能裝備設計開發新要求、技術先進、數據可靠、符合現代機械設計潮流的現代化的機械設計大型工具書,涵蓋現代機械零部件及傳動設計、智能裝備及控制設計、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及應用三部分內容,具有以下六大特色。1.權威性。《現代機械設計手冊》陣容強大,編、審人員大都來自設計、生產、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設計實踐經驗。他們中很多人都是所屬領域的知名專家,在業內有廣泛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獲得過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發明獎和技術專利,承擔了許多機械領域國家重要的科研和攻關項目。這支專業、權威的編審隊伍確保了手冊準確、實用的內容質量。2.現代感。追求現代感,體現現代機械設計氣氛,滿足時代要求,是《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的基本宗旨。現代二字主要體現在:新標準、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產品、智能化、現代的設計理念、現代的設計方法和現代的設計手段等幾個方面。第二版重點加強機械智能化產品設計(3D打印、智能零部件、節能元器件)、智能裝備(機器人及智能化裝備)控制及系統設計、數字化設計等內容。(1)零件結構設計等篇進一步完善零部件結構設計的內容,結合目前的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增加3D打印工藝下零件結構設計的相關技術內容。機械工程材料篇增加3D打印材料以及新型材料的內容。(2)機械零部件及傳動設計各篇增加了新型智能零部件、節能元器件及其應用技術,例如滑動軸承篇增加了新型的智能軸承,潤滑篇增加了微量潤滑技術等內容。(3)全面增加了工業機器人設計及應用的內容:新增了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篇;智能裝備系統設計篇增加了工業機器人應用開發的內容;機構篇增加了自動化機構及機構創新的內容;減速器、變速器篇增加了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選用設計的內容;帶傳動、鏈傳動篇增加并完善了工業機器人適用的同步帶傳動設計的內容;齒輪傳動篇增加了RV減速器傳動設計、諧波齒輪傳動設計的內容等。(4)氣壓傳動與控制液壓傳動與控制篇重點加強并完善了控制技術的內容,新增了氣動系統自動控制、氣動人工肌肉、液壓和氣動新型智能元器件及新產品等內容。(5)繼續加強第5卷機電控制系統設計的相關內容:除增加工業機器人系統設計篇外,原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篇充實擴充形成智能裝備系統設計篇,增加并完善了智能裝備系統設計的相關內容,增加智能裝備系統開發實例等。傳感器篇增加了機器人傳感器、航空航天裝備用傳感器、微機械傳感器、智能傳感器、無線傳感器的技術原理和產品,加強傳感器應用和選用的內容。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單元篇和電動機篇全面更新產品,重點推薦了一些新型的智能和節能產品,并加強產品選用的內容。(6)第6卷進一步加強現代機械設計方法應用的內容:在3D打印、數字化設計等智能制造理念的倡導下,逆向設計數字化設計等篇全面更新,體現了智能工廠的全數字化設計的時代特征,增加了相關設計應用實例。增加綠色設計篇;創新設計篇進一步完善了機械創新設計原理,全面更新創新實例。(7)在貫徹新標準方面,收錄并合理編排了目前最新頒布的國家和行業標準。3.實用性。新版手冊繼續加強實用性,內容的選定、深度的把握、資料的取舍和章節的編排,都堅持從設計和生產的實際需要出發:例如機械零部件數據資料主要依據最新國家和行業標準,并給出了相應的設計實例供設計人員參考;第5卷機電控制設計部分,完全站在機械設計人員的角度來編寫注重產品如何選用,摒棄或簡化了控制的基本原理,突出機電系統設計,控制元器件、傳感器、電動機部分注重介紹主流產品的技術參數、性能、應用場合、選用原則,并給出了相應的設計選用實例;第6卷現代機械設計方法中簡化了煩瑣的數學推導,突出了最終的計算結果,結合具體的算例將設計方法通俗地呈現出來,便于讀者理解和掌握。為方便廣大讀者的使用,手冊在具體內容的表述上,采用以圖表為主的編寫風格。這樣既增加了手冊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方便了讀者的查閱使用,有利于提高設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設計速度。為了進一步增加手冊的承載容量和時效性,本版修訂將部分篇章的內容放入二維碼中,讀者可以用手機掃描查看、下載打印或存儲在PC端進行查看和使用。二維碼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即將被廢止的舊標準(新標準一旦正式頒布,會及時將二維碼內容更新為新標準的內容);部分推薦產品及參數;其他相關內容。4.通用性。本手冊以通用的機械零部件和控制元器件設計、選用內容為主,主要包括機械設計基礎資料、機械制圖和幾何精度設計、機械工程材料、機械通用零部件設計、機械傳動系統設計、液壓和氣壓傳動系統設計、機構設計、機架設計、機械振動設計、智能裝備系統設計、控制元器件和控制單元等,既適用于傳統的通用機械零部件設計選用,又適用于智能化裝備的整機系統設計開發,能夠滿足各類機械設計人員的工作需求。5.準確性。本手冊盡量采用原始資料,公式、圖表、數據力求準確可靠,方法、工藝、技術力求成熟。所有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產品和工藝方面的標準均采用最新公布的標準資料,對于標準規范的編寫,手冊沒有簡單地照抄照搬,而是采取選用、摘錄、合理編排的方式,強調其科學性和準確性,盡量避免差錯和謬誤。所有設計方法、計算公式、參數選用均經過長期檢驗,設計實例、各種算例均來自工程實際。手冊中收錄通用性強、標準化程度高的產品,供設計人員在了解企業實際生產品種、規格尺寸、技術參數,以及產品質量和用戶的實際反映后選用。6.全面性。本手冊一方面根據機械設計人員的需要,按照基本、常用、重要、發展的原則選取內容,另一方面兼顧了制造企業和大型設計院兩大群體的設計特點,即制造企業側重基礎性的設計內容,而大型的設計院、工程公司側重于產品的選用。因此,本手冊力求實現零部件設計與整機系統開發的和諧統一,促進機械設計與控制設計的有機融合,強調產品設計與工藝技術的緊密結合,重視工藝技術與選用材料的合理搭配,倡導結構設計與造型設計的完美統一,以全面適應新時代機械新產品設計開發的需要。經過廣大編審人員和出版社的不懈努力,新版《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將以嶄新的風貌和鮮明的時代氣息展現在廣大機械設計工作者面前。值此出版之際,謹向所有給過我們大力支持的單位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主編
第4篇 機械工程材料第1章鋼 鐵 材 料1.1鋼鐵材料牌號表示方法4-31.1.1鋼鐵產品牌號表示方法4-31.1.2鋼鐵及合金牌號統一數字代號體系4-121.2金屬材料主要性能指標名稱、符號及含義4-121.3鋼鐵材料的熱處理及應用4-161.4鑄鐵4-231.4.1灰鑄鐵件4-231.4.2可鍛鑄鐵件4-251.4.3蠕墨鑄鐵件4-261.4.4球墨鑄鐵件4-291.4.5耐熱鑄鐵件4-331.4.6抗磨白口鑄鐵件4-341.4.7高硅耐蝕鑄鐵件4-361.4.8鉻錳鎢系抗磨鑄鐵件4-371.4.9奧氏體鑄鐵件4-371.4.10低溫鐵素體球墨鑄鐵件4-391.5鑄鋼4-411.5.1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4-411.5.2熔模鑄造碳鋼件4-421.5.3焊接結構用鑄鋼件4-421.5.4奧氏體錳鋼鑄件4-431.5.5大型低合金鋼鑄件4-441.5.6耐磨鋼鑄件4-461.5.7工程結構用中、高強度不銹鋼鑄件4-461.5.8高溫承壓馬氏體不銹鋼和合金鋼通用鑄件4-481.5.9低溫承壓通用鑄鋼件4-501.5.10承壓鋼鑄鋼件4-511.5.11一般用途耐熱鋼和合金鑄件4-581.5.12通用耐蝕鋼鑄件4-601.6機械結構用鋼4-631.6.1碳素結構鋼4-631.6.2優質碳素結構鋼4-641.6.3非調質機械結構鋼4-671.6.4易切削結構鋼4-681.6.5耐候結構鋼4-701.6.6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4-711.6.7彈簧鋼4-741.6.8合金結構鋼4-791.6.9不銹鋼和耐熱鋼4-971.6.9.1不銹鋼4-971.6.9.2耐熱鋼4-1081.6.9.3不銹鋼和耐熱鋼的物理性能4-1171.6.10工模具鋼4-1201.6.11非合金塑料模具鋼4-1321.6.12超級新型鋼鐵材料4-1331.7各國鋼鐵牌號對照4-1341.7.1鑄鐵國內外牌號對照4-1341.7.2鑄鋼國內外牌號對照4-1351.7.3結構鋼國內外牌號對照4-1381.8型材4-1521.8.1熱軋鋼棒4-1521.8.2冷拉圓鋼、方鋼、六角鋼及優質結構鋼冷拉鋼材4-1561.8.3銀亮鋼4-1591.8.4熱軋工字鋼4-1601.8.5熱軋槽鋼4-1621.8.6熱軋等邊角鋼4-1631.8.7熱軋不等邊角鋼4-1661.8.8冷彎型鋼通用技術要求4-1691.8.9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4-1691.8.10通用冷彎開口型鋼4-1791.8.11熱軋H型鋼和剖分T型鋼4-1891.8.12熱軋輕軌4-2071.8.13起重機鋼軌4-2071.8.14重軌4-2081.9鋼板和鋼帶4-2091.9.1熱軋鋼板和鋼帶4-2091.9.2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熱軋鋼板和鋼帶4-2101.9.3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熱軋薄鋼板和鋼帶4-2101.9.4優質碳素結構鋼熱軋鋼板和鋼帶4-2111.9.5熱軋花紋鋼板及鋼帶4-2111.9.6高強度結構用調質鋼板4-2131.9.7工程機械用高強度耐磨鋼板4-2151.9.8超高強度結構用熱處理鋼板4-2161.9.9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4-2161.9.10不銹鋼熱軋鋼板和鋼帶4-2161.9.11冷軋鋼板和鋼帶4-2171.9.12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4-2181.9.13耐熱鋼鋼板和鋼帶4-2331.10鋼管4-2381.10.1無縫鋼管尺寸規格4-2381.10.2結構用無縫鋼管和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4-2561.10.3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銹鋼無縫鋼管4-2591.10.4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4-2611.10.5流體輸送用不銹鋼復合鋼管4-2651.10.6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4-2661.10.7冷拔異型鋼管4-2711.10.8低溫管道用無縫鋼管4-2751.10.9焊接鋼管尺寸規格4-2771.10.10直縫電焊鋼管4-2881.10.11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4-2881.10.12冷拔精密單層焊接鋼管4-2901.10.13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4-2911.10.14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銹鋼焊接鋼管4-2921.10.15機械結構用不銹鋼焊接鋼管4-2931.10.16機械結構用冷拔或冷軋精密焊接鋼管4-2941.10.17高溫高壓管道用直縫埋弧焊接鋼管4-2981.10.18P3型鍍鋅金屬軟管4-2991.10.19S型釬焊不銹鋼金屬軟管4-3001.11鋼絲4-3011.11.1冷拉圓鋼絲、方鋼絲和六角鋼絲4-3011.11.2一般用途低碳鋼絲4-3031.11.3重要用途低碳鋼絲4-3031.11.4冷拉碳素彈簧鋼絲4-3041.11.5重要用途碳素彈簧鋼絲4-3061.11.6優質碳素結構鋼絲4-3061.11.7合金結構鋼絲4-3071.11.8不銹鋼絲4-3071.11.9油淬火-回火彈簧鋼絲4-3101.11.10合金彈簧鋼絲4-3121.11.11不銹彈簧鋼絲4-3121.11.12碳素工具鋼絲4-3141.11.13合金工具鋼絲4-3141.11.14高速工具鋼絲4-315第2章有色金屬材料2.1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牌號表示方法4-3162.2鑄造有色金屬及其合金4-3212.2.1鑄造鋁合金4-3212.2.2壓鑄鋁合金4-3382.2.3鑄造鈦和鈦合金及其鑄件4-3392.2.4鑄造鎂合金錠4-3422.2.5鎂合金壓鑄件4-3532.2.6鑄造銅及銅合金4-3562.2.7壓鑄銅合金4-3652.2.8鑄造軸承合金4-3662.2.9鑄造軸承合金錠4-3702.3變形鋁及鋁合金4-3712.3.1變形鋁及鋁合金牌號、特性及應用4-3712.3.2變形鋁及鋁合金狀態代號4-3752.3.3變形鋁合金熱處理4-3762.3.4鋁及鋁合金加工產品4-3792.3.4.1一般工業用鋁及鋁合金板、帶材4-3792.3.4.2鋁及鋁合金花紋板4-4182.3.4.3鋁及鋁合金擠壓棒材4-4212.3.4.4鋁及鋁合金擠壓扁棒4-4252.3.4.5鋁及鋁合金(導體用)拉制圓線材4-4262.3.4.6鋁及鋁合金管材尺寸規格4-4272.3.4.7鋁及鋁合金拉(軋)制無縫管4-4282.3.4.8鋁及鋁合金熱擠壓無縫圓管4-4302.4加工鈦及鈦合金4-4352.4.1鈦及鈦合金牌號、特性及應用4-4352.4.2鈦及鈦合金力學性能和物理化學性能4-4362.4.3鈦合金熱處理4-4392.4.4鈦及鈦合金加工產品4-4402.4.4.1鈦及鈦合金板材4-4402.4.4.2TC4ELI鈦合金板4-4442.4.4.3冷軋鈦帶卷4-4452.4.4.4鈦及鈦合金帶與箔4-4452.4.4.5鈦及鈦合金網板4-4462.4.4.6鈦及鈦合金棒材4-4472.4.4.7鈦及鈦合金管材4-4482.4.4.8工業流體用鈦及鈦合金管4-4492.4.4.9鈦及鈦合金絲4-4502.4.4.10鈦及鈦合金餅和環4-4512.5變形鎂及鎂合金4-4532.5.1變形鎂及鎂合金特性及應用4-4532.5.2變形鎂及鎂合金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4-4542.5.3變形鎂合金熱處理4-4562.5.4鎂及鎂合金加工產品4-4562.5.4.1鎂及鎂合金板材和帶材4-4562.5.4.2鎂合金熱擠壓棒材4-4582.5.4.3鎂合金熱擠壓管材4-4592.5.4.4鎂合金熱擠壓矩形棒材4-4602.6加工銅及銅合金4-4612.6.1加工銅及銅合金特性及應用4-4612.6.2銅及銅合金力學性能及物理性能4-4662.6.3銅及銅合金熱處理4-4682.6.4銅及銅合金加工產品4-4682.6.4.1銅及銅合金板材4-4682.6.4.2銅及銅合金帶材4-4732.6.4.3銅及銅合金箔材4-4752.6.4.4銅及銅合金拉制棒4-4762.6.4.5銅及銅合金擠制棒4-4812.6.4.6銅鋅鉍碲合金棒4-4832.6.4.7銅及銅合金無縫管材4-4832.6.4.8銅及銅合金拉制管4-4842.6.4.9銅及銅合金擠制管4-4872.6.4.10無縫銅水管和銅氣管4-4882.6.4.11銅及銅合金毛細管4-4892.6.4.12銅及銅合金線材4-4902.7鎳及鎳合金4-5002.7.1加工鎳及鎳合金的特性及應用4-5002.7.2鎳及鎳合金加工產品4-5042.7.2.1鎳及鎳合金板4-5042.7.2.2鎳及鎳合金棒4-5052.7.2.3鎳及鎳合金管4-5072.8鉛及鉛合金4-5092.8.1加工鉛及鉛合金牌號、性能及應用4-5092.8.2鉛及鉛合金加工產品4-5102.8.2.1鉛及鉛銻合金板4-5102.8.2.2鉛及鉛銻合金管4-5122.8.2.3鉛及鉛銻合金棒和線材4-5132.9有色金屬及合金國內外牌號對照4-5132.9.1鋁及鋁合金國內外牌號對照4-5132.9.2鎂及鎂合金國內外牌號對照4-5172.9.3銅及銅合金國內外牌號對照4-5192.9.4鈦及鈦合金國內外牌號對照4-523第3章粉末冶金材料3.1粉末冶金結構材料4-5263.1.1粉末冶金結構零件用鐵基材料4-5263.1.2粉末冶金結構零件用銅基合金材料4-5333.2粉末冶金摩擦材料4-5333.2.1鐵基干式摩擦材料4-5333.2.2銅基干式摩擦材料4-5363.2.3銅基濕式摩擦材料4-5383.2.4鐵-銅基摩擦材料4-5393.3粉末冶金減摩材料4-5403.3.1國產粉末冶金減摩材料4-5403.3.1.1粉末冶金鐵基和銅基軸承材料4-5403.3.1.2粉末冶金軸承用鐵、鐵-銅、鐵-青銅、鐵-碳-石墨材料4-5423.3.1.3粉末冶金軸承用青銅、青銅-石墨材料4-5423.3.2美國粉末冶金自潤滑軸承材料4-5433.3.3日本燒結金屬含油軸承材料4-5503.3.4含硫燒結Fe-石墨軸承材料4-5533.3.5燒結鋼-銅鉛合金減摩雙金屬帶材4-5533.3.6燒結金屬石墨材料4-5543.3.7其他燒結金屬含油軸承材料4-5573.3.8燒結金屬含油軸承材料的選用4-5573.4粉末冶金過濾材料4-5583.4.1燒結金屬過濾元件4-5583.4.2燒結不銹鋼過濾元件4-5643.4.3燒結錫青銅過濾元件4-5703.4.4燒結金屬纖維氈4-5713.4.5燒結金屬膜過濾材料及元件4-571第4章復 合 材 料4.1復合材料分類4-5764.2金屬基復合材料4-5764.2.1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4-5764.2.1.1碳纖維增強銅基復合材料4-5764.2.1.2碳纖維增強鉛及鉛合金復合材料4-5774.2.1.3碳纖維增強鋁合金復合材料4-5774.2.1.4石墨顆粒增強銅基、鋁基復合材料4-5774.2.2陶瓷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4-5784.2.2.1SiC增強鋁基復合材料4-5784.2.2.2硼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4-5784.2.2.3陶瓷增強鋁基復合材料4-5794.2.2.4纖維增強鎂基復合材料4-5794.2.2.5陶瓷纖維增強鈦基復合材料4-5804.2.3塑料-金屬基復合材料4-5804.2.3.1鋁管搭接焊式鋁塑管4-5804.2.3.2鋁管對接焊式鋁塑管4-5834.2.3.3塑覆銅管4-5834.2.3.4鋼塑復合管4-5844.2.3.5塑料-金屬基多層復合材料4-5864.2.4層壓金屬復合材料4-5874.2.4.1不銹鋼復合鋼板和鋼帶4-5874.2.4.2鈦-鋼復合板4-5884.2.4.3鈦-不銹鋼復合板4-5884.2.4.4銅-鋼復合板4-5904.2.4.5鎳-鋼復合板4-5904.2.4.6結構用不銹鋼復合管4-5914.3樹脂基復合材料4-5924.3.1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4-5924.3.1.1玻璃纖維增強聚苯乙烯復合材料4-5924.3.1.2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4-5934.3.1.3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復合材料4-5944.3.1.4玻璃纖維增強聚甲醛復合材料4-5974.3.1.5玻璃纖維增強聚碳酸酯復合材料4-5974.3.1.6玻璃纖維增強聚苯硫醚復合材料4-5984.3.1.7玻璃纖維增強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4-5984.3.1.8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4-6014.3.2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4-6074.3.2.1碳纖維增強聚酰亞胺復合材料4-6074.3.2.2碳纖維增強尼龍664-6074.3.2.3碳纖維增強聚苯硫醚復合材料4-6074.3.2.4碳纖維增強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4-6084.3.2.5碳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復合材料4-6094.3.3鈦酸鉀晶須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4-6104.3.4硼纖維-環氧復合材料4-6104.3.5混雜纖維增強樹脂復合材料4-6114.4陶瓷基復合材料4-6134.4.1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4-6134.4.1.1陶瓷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4-6134.4.1.2顆粒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4-6144.4.2金屬陶瓷4-6154.4.3氧化鋯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4-616第5章3D打印材料5.13D打印技術和材料的特點4-6185.1.13D打印制造技術的工藝特點及其應用4-6185.1.23D打印材料的特點及發展現狀4-6205.1.33D打印材料的分類4-6205.23D打印金屬材料4-6215.2.13D打印鈦及鈦合金材料4-6215.2.1.13D打印工程鈦合金材料牌號、成形方式、技術性能及應用4-6215.2.1.23D打印生物鈦合金材料牌號、成形方式、技術性能及應用4-6275.2.1.3商用3D打印鈦及鈦合金粉末及材料4-6295.2.23D打印鎳基高溫合金材料4-6365.2.2.13D打印鎳基高溫合金材料牌號、成形方式、技術性能及應用4-6365.2.2.2商用3D打印鎳基高溫合金粉末及材料4-6395.2.33D打印鋼鐵材料4-6475.2.3.13D打印鋼鐵材料粉末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475.2.3.2商用3D打印鋼鐵材料粉末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515.2.43D打印鋁合金材料4-6585.2.4.13D打印鋁合金粉末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585.2.4.2商用3D打印鋁合金材料粉末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595.2.53D打印鈷鉻合金材料4-6635.2.5.13D打印鈷鉻合金粉末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635.2.5.2商用3D打印鈷鉻材料粉末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645.33D打印非金屬材料4-6675.3.13D打印光敏樹脂材料4-6675.3.1.1國產3D打印光敏樹脂材料牌號、成分、技術性能及應用4-6675.3.1.2國外3D打印光敏材料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715.3.2其他3D打印高分子材料4-6815.3.2.1國產3D打印高分子材料牌號、技術性能及用途4-6815.3.2.2國外打印3D高分子材料牌號、成分、技術性能及用途4-6835.3.33D打印陶瓷材料4-6955.3.3.13D打印陶瓷材料類型、技術性能及應用4-6955.3.3.2國產3D打印陶瓷材料類型、技術性能及應用4-6965.3.3.3國外3D打印陶瓷類型、技術性能及應用4-6975.3.43D打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4-6995.3.4.1國產3D打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種類、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6995.3.4.2國外3D打印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種類、牌號、技術性能及應用4-706第6章非金屬材料6.1工程塑料及塑料制品4-7096.1.1常用工程塑料品種、特性及應用4-7096.1.2常用工程塑料牌號及性能4-7096.1.3塑料棒材4-7096.1.4塑料板材和薄膜4-7096.1.5塑料管材4-7096.1.6工程常用塑料的選用4-7096.2橡膠及橡膠制品4-7096.2.1常用橡膠種類、特性及應用4-7096.2.2橡膠板4-7096.2.3橡膠管4-7096.3陶瓷4-7096.3.1陶瓷分類4-7096.3.2化工陶瓷4-7096.3.3過濾陶瓷4-7096.3.4結構陶瓷4-7096.4玻璃4-7096.4.1平板玻璃4-7096.4.2鋼化玻璃4-7096.4.3石英玻璃4-7096.5石墨材料和石墨烯材料4-7096.5.1石墨材料4-7096.5.2石墨烯材料4-7096.6石棉及石棉制品4-7096.6.1常用石棉性能及應用4-7096.6.2石棉橡膠板4-7096.6.3耐油石棉橡膠板4-7096.6.4耐酸石棉橡膠板4-7096.6.5工農業機械用摩擦片4-7096.6.6石棉布、帶4-7096.6.7石棉繩4-7096.6.8石棉密封填料4-7096.7隔熱材料4-7096.7.1絕熱用玻璃棉及其制品4-7096.7.2膨脹珍珠巖絕熱制品4-7096.7.3膨脹蛭石及其制品4-7096.7.4泡沫石棉4-7096.8涂料4-7106.8.1涂料產品分類、名稱及代號4-7106.8.2常用涂料的性能特點及應用4-7106.8.3常用涂料型號、名稱、成分及應用4-7106.8.4涂料的選用4-7106.9其他非金屬材料4-7106.9.1木材4-7106.9.2紙制品4-7106.9.3工業用毛氈4-710參考文獻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