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核心課題是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法實證主義主張:法律與道德是分離的,法律的概念以及法效力的概念都要以道德中立的方式來定義。阿列克西試圖證明,法實證主義的分離命題是錯誤的。首先,法律與道德之間具有概念上的必然關系;其次,有規范性的理由支持,將道德的要素包含在法律的概念與法效力的概念之中。因此,法實證主義作為一種全面性的法理論必定是失敗的。阿列克西運用正確性論據、不正義論據、原則論據來反駁法實證主義的分離命題,最后提出一個非實證主義的法概念,系統性地整合了社會實效性、權威制定性、內容正確性這三個要素。本書不僅是阿列克西在法理學領域的代表作,也適合作為接觸法理學的入門讀本。
阿列克西(1945-)是當今德國最具國際聲望的法理學與憲法學者。本書探討對象是法理學的基本問題:法實證主義與反法實證主義之間關于法概念與法效力的爭議。本書目標在于反駁法實證主義的核心主張并試圖證明:法律與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聯結與規范上的必然聯結。
羅伯特·阿列克西(1945—),現為德國基爾大學法學院教授,是當今德國最*國際聲望的法理學與憲法學者。其代表作《法概念與法效力》《法律論證理論》皆以被譯為多種語言,并在國際學界引發熱烈討論。
譯者簡介:
王鵬翔,德國基爾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序
縮寫略語表
第一章 法實證主義的問題
第一節 基本立場
第二節 法實證主義之爭的實踐意涵
第二章 法律的概念
第一節 基本要素
第二節 實證主義的法概念
第三節 對實證主義法概念的批評
第三章 法律的效力
第一節 效力的概念
第二節 效力沖突
第三節 基本規范
第四章 定義
注釋
文獻索引
阿列克西《法概念與法效力》導讀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