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十大災荒》甄選了中國近代史上災情十分嚴重、影響極為巨大的十次重大自然災害,分析了災荒頻發(fā)的原因、災荒和政治的關系、災荒和社會的關系,并力圖通過對災荒發(fā)生發(fā)展的成因、過程、后果以及各種災害的頻率及相互間的聯(lián)系等方面的分析,探索我國近代災荒的規(guī)律。書后附《中國近代災荒年表》,勾勒了近代災荒的輪廓。該書是從個案方面研究中國近代災荒史的學術專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開拓性,也是進行災荒史研究人員的重要的參照資料。
李文海(1932—2013)男,漢族,江蘇無錫人。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副部級),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李文海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對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和富于開拓性的探討,撰寫和主編了大量著述,如《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世紀之交的晚清社會》、《義和團運動史事要錄》、《太平天國社會風情》、《中國近代十大災荒》、《近代中國災荒紀年》、《災荒與饑饉》、《近代中國災荒紀年續(xù)編》、《邁向新世紀的人文教育》、《清史編年》(共12卷)等近二十部學術著作,發(fā)表《告別二十世紀的歷史思考》、《近代中國災荒與社會穩(wěn)定》等論文100余篇。李文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學科評審組組長、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高校理論戰(zhàn)線》編委會主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高教學會副會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北京市高教學會會長等職務。1992年10月,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黨的第十四屆中紀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