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梳理了:五四時期的期刊如何促成了新文化語境的生成,形成了新的話語體系,傳播了新的文化,并由此帶來了文化自身的繁榮。五四時期的期刊是新文化運動的發生的基礎,直接參與了新文化話語的創造和話語權的斗爭。這一時期期刊的文化傳播在文化嬗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五四時期的辦刊主體數量大大增加,期刊編者有意識地通過各種傳播策略提升影響力,社會輿論隨之發生變化,傳播新文化成為社會時尚,保守期刊不得不隨之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文化氛圍,五四時期期刊由于順應時代發展,成就了自身的繁榮。五四時期期刊體現出強烈的啟蒙性和構建公共領域的努力,但也存在著值得反思的缺憾。期刊雖然提供了公共交往的平臺,形成了公共領域的雛形,五四時期的啟蒙思想是一個偉大的未完成,五四時期的期刊的現代性也是未完成的狀態,依然值得我們反思。
杜波,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長安大學(教育部直屬211高校)教授,文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陜西省文化產業協同創新研究中心文學藝術與傳媒研究所所長,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訪問學者。入選首批教育部、中宣部“高校與媒體互聘****”,曾任陜西日報編輯出版中心副主任、陜西傳媒網副總編輯。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各類省部級課題7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