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開放中借鑒人類文明成果重要論述為基礎,按照“總——分”的闡釋思路,以時代定位統(tǒng)攝下的歷史、理論和實踐三重邏輯,深入研究新時代文明交流、互鑒與共存思想的生成來源、實質內(nèi)涵及現(xiàn)實意義。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視閾的新發(fā)展,以人類文明多元并行的認知圖景、“親、誠、惠、容”的價值取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思維邏輯、本國本民族文明自覺自信的底線意識、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路徑選擇、“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方案等七個方面,詳細探討了新時代在對外開放中借鑒人類文明成果思想的核心要義。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吳海江,1961年生,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國家意識形態(tài)建設和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