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導論》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出發,介紹了計算機相關各個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知識體系、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以及所學專業的知識體系和主要課程。同時全面介紹了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系統、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操作系統與網絡知識、程序設計基礎、軟件開發基礎、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云計算基礎、大數據處理基礎、人工智能基礎等內容。
通過學習《計算機導論》可以使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入門者對計算機學科有一個整體認識,并了解本專業應具有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以及應遵守的法律原則。
《計算機導論》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教材。
實證思維、邏輯思維和計算思維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三大思維。計算機的出現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手段,以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為基礎的計算思維已成為人們必須具備的基礎性思維。如何以計算機思維為切入點,通過重構計算機導論的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促進計算思維能力培養,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是計算機導論課程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
本書是編者在總結多年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突出“應用”的特點編寫而成的。在內容設計時,不僅要傳授、訓練和拓展大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更要展現計算思維方式。因此,科學地將計算思維融入知識體系,培養大學生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是當前大學計算機教育的核心任務。做到在促進計算思維能力培養基礎上,既能適應學生總體知識需求,又能滿足學生個體深層要求,本書正是教學團隊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嘗試。全書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專業知識體系、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系統、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操作系統與網絡知識、程序設計基礎、軟件開發基礎、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云計算基礎、大數據處理基礎、人工智能基礎。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導論”及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教材。
本書的主要特點:
①內容新穎,涵蓋了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培養目標、知識體系及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要求,還包含了所學專業的知識體系和主要課程等內容。
②體系完整、結構清晰、內容全面、實例豐富、講解細致、圖文并茂。每章均以“學習目的”作為本章內容的引導,便于教師備課和學生自主學習,各章后設置的習題便于學生鞏固提高,學以致用。在內容上,強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每個章節都有深化滿足學生的深層次學習需求。
第1章 計算機類專業知識體系
1.1 專業歸屬與相關學科
1.2 教學質量標準對知識體系及學生能力與素質的要求
1.3 應用型計算機類專業知識體系
1.4 主要課程內容介紹
1.5 計算機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2.1 計算機的先驅
2.2 計算機的發展
2.3 計算機的分類
2.4 現代計算機的特點
2.5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2.6 計算機的科學應用
2.7 計算思維概述
習題
第3章 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系統
3.1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
3.2 計算機硬件系統
3.3 計算機軟件系統
習題
第4章 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
4.1 數制及不同進制數的轉換
4.2 數值數據的表示方法
4.3 數字和字符數據的編碼表示
4.4 漢字的編碼表示
4.5 多媒體數據表示方法
習題
第5章 操作系統與網絡知識
5.1 操作系統的形成與發展
5.2 操作系統的功能
5.3 操作系統實例
5.4 計算機網絡概述
5.5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5.6 互聯網技術
5.7 Web技術
習題
第6章 程序設計基礎
6.1 程序設計語言
6.2 Python語言程序設計
6.3 數據結構
6.4 編譯原理
習題
第7章 軟件開發基礎
7.1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
7.2 軟件工程
習題
第8章 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
8.1 信息安全概述
8.2 計算機病毒及反病毒技術
8.3 網絡安全技術
8.4 信息安全技術
8.5 計算機系統安全法律規章與職業道德
習題
……
第9章 云計算基礎
第10章 大數據處理基礎
第11章 人工智能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