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主要采用動態最 優化等經典經濟學方法從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兩個層面論證了金融支持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機理。然后主要以山東省為例,實證分析金融發展對于農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效應。并且測算了目前我國和山東農村融資缺口的規模。 為探究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的成因,本文基于效用函數理論以及隨機優勢決策理論證明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與利率之間并不直接存在函數關系。“向后彎曲的信貸供給曲線”的內在邏輯與金融機構的現實決策思維方式并不一致。由于相較于一般的投資者,存款性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更為保守,因此即便信息對稱,信貸資金的供給也極易不足。進一步地,本文又運用經典博弈理論和演化博弈理論,分別從信貸供求雙方具有理性和不具有理性兩個層面論證了信貸配給現象得以產生的原因,證明足額擔保以及建立持久穩定的借貸博弈關系是克服信貸配給的充分條件。 最后基于農村資金供給不足的成因分析,本文給出了金融支持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幾個具體政策建議。主要包括建立多層次多屬性的金融市場體系、完善農村信用制度與體系、積極培育草根性金融機構與鄉土金融市場、充分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