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盡地勾勒了“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國大陸的理論之旅與本土化實踐。“理論旅行”與“中國經驗”是這本著作的理論焦點,文化研究的概念譜系、問題場域、范式轉換、接合實踐以及內在性難局等,這些問題成為了作者關注的理論疆域。從對文化研究的概念譜系考察出發,本書持續思索了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國的理論旅行以及中國化的過程,關注文化研究如何影響并改造中國的文學生產與社會文化生活。文化研究在中國的接受過程——被譯介、重新闡釋、重新挪用,它服務于中國問題與新的社會文化現象的闡釋。“文化研究”開放的話語場域和多元的研究方法,加之“中國經驗”的復雜維度,文化研究在中國更顯得多元紛呈。“文化研究”在中國正朝著批判性的、多元開放且具有闡釋力和本土經驗的方向發展,它逐漸成為批判知識分子重新介入當下社會的重要場域。盡管文化研究仍存在某些悖論,但是其讓人看到許多原先無法發現的內容、思想與方法。在此基礎上,文化研究的諸多理論方法與理論資源競相爭放、相互對話與博弈。文化研究深刻參與了當代社會文化的現實闡釋與意義生產,并且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立場與中國經驗。借助文化研究,文學理論重新激活了危機意識,也提升了實踐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