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盞中有乾坤》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簡單概括介紹建陽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建窯建盞的發展簡史和研究情況。接著對建窯建盞所處的歷史地位,宋代文人和封建統治者對建盞的鑒賞和評價。建窯的發源地和名稱的由來,是淵源于宋建安、甌寧二縣治所在的建州。其淵源于建安郡,建州或建寧府。稱其為建安窯、建州窯或建寧窯。而以建州窯最為貼切,簡稱建窯。至于與建陽的關系那是近現代的事,因水吉并入建陽縣(現建陽區)成為一個鎮。而現在的建窯黑釉盞產業,不單是限于建陽區和水吉鎮,而已擴大到現在的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第二部分,介紹建窯建盞的釉色、斑紋、形狀、品賞、鑒別、傳統工藝流程和燒造技藝傳承脈絡等內容。第三部分,根據對建陽建窯建盞家族、建盞世家、建盞傳承人、建盞工藝大師家中、作坊里、窯爐旁,做了的調研考察,主要梳理了幾個家族或家庭在傳承、發展、創新建盞產業的奮斗、拼搏、傳承、創新的過程,著重展現了建盞工藝大師,在建盞制作傳承的道路上的艱辛、創新和開拓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