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桑植民歌研究(中國音樂學院博士文庫)
定 價:¥68
中 教 價:¥30.60 (4.50折)
庫 存 數: 0
居于多民族雜居和多文化板塊交接的民族音樂傳承與保護是當前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一般而言,多民族雜居之中的民族音樂始終處于多民族傳統文化交融與現代化關系緊張的過程中,這種特殊的經歷使得其文化流變呈現出多樣性的面貌,是多重文化審美與觀念的疊加整合。同時,這一現象也是當前中國社會急劇轉型影響文化審美領域的一個縮影與切入點,桑植民歌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湖南省的桑植縣被譽為“民歌之鄉”,這里蘊藏著豐富的民歌資源。千百年來的民族遷徙、族際交往、民族融合等因素,使桑植民歌呈現出多元融合的藝術特征,本書試圖運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桑植民歌為對象,從它的生成背景、題材內容和體裁形式、藝術特征、多元文化的哺育和傳承保護五個方面展開論述,探討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桑植民歌的音樂文化融合現象。
樂之樂(1981-),瑤族,湖南寧遠人,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4年9月,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攻讀音樂與舞蹈學(中國傳統音樂理論方向)博士學位,師從樊祖蔭教授,2018 年獲得博士學位。樂之樂,長期從事音樂教學及其研究。主講中外聲樂藝術史、聲樂、湘西民歌賞析、西南少數民族演唱研習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音樂、聲樂藝術。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民委、湖南省社科基金及教育廳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2部,在《中國音樂》《吉首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科版)》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7余篇。2015年,被湖南芒果衛視評為“最美西部女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