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與侏儒(1960-1990)》是當代重要思想家、政治哲學家和翻譯家布魯姆的文集。
布魯姆是著名思想大師施特勞斯的第一代傳人,又在法國師從雷蒙·阿隆、亞歷山大·柯耶夫等,師出有門;他學習過一種蘇格拉底式的哲學生活,一生通過解釋偉大的詩與哲學著作以認識自我。在布魯姆的心目中,最偉大的巨人不是儼然無所不知的智者,而是認識到自己之無知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
施特勞斯說:"柏拉圖式的洞穴圖景描述了人類的根本處境。人是其所處時代及場所中權威意見的囚徒,一切人由此開始,大多數人也在此結束。教育就是從這種束縛中獲得解放,就是上升到某種立場,從那里能夠看到洞穴。""布魯姆使我們知道,真正的巨人,并沒有因為后現代的解構,而失去思想的力量和生命的光輝。人們對巨人的恐懼--無論是躲避還是否認,卻反而從反面顯示了巨人的不朽。可以說,這本文集中所收錄的文章也都關心了同樣的問題,即在現代社會我們如何面對先哲們的高貴精神遺產--那些偉大的書。如何用先哲獨特的眼光和深邃的智慧,而不僅僅是現代人的臆想來判斷那些偉大思想的價值;不僅由現代反觀古代,而且也更要透過古代反思現代的問題,那些記錄在偉大作品中的、超越特定文化、經濟、政治限制的永恒問題,應該是閱讀偉大作品的題中應有之義。
對一個貌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消除惡行德行之別、甚至也很難確定美好與邪惡標準的世界,偉大作品所代表的價值尺度以及對自然正當的關切,正像這個世界有高個子與小矮子一樣不容否認和回避。
在冷靜思考中,作者呼喚人們在面對現實的同時,與偉大思想家一道思考而不是成為時代精神的奴隸和犧牲品。
對布魯姆來說,"敬畏是從一個偉大的心靈所寫下的偉大作品中學到教益的必備條件(唐豪瑟語)"這句話,也是我們的叢書"經典與解釋"的宗旨所在。
中譯本前言
前言
西方文明
——1988年12月7日在哈佛大學的演講
書籍
巨人與侏儒
——《格列佛游記》述略
政治哲學與詩
基督徒與猶太人
——論《威尼斯商人》
飛理查二世》
《希帕庫斯》或《好利者》(柏拉圖 著 福德 英譯)
民主社會的政治哲學家
——蘇格拉底的觀點
《伊翁》或《論[伊利亞特]》(柏拉圖 著 布魯姆 英譯)
柏拉圖《伊翁》解
阿里斯托芬和蘇格拉底
——答霍爾先生
《愛彌爾》
盧梭
——那轉折的一幕
老師們
紀念施特勞斯
雷蒙·阿隆
——最后一個自由主義者
亞歷山大·科耶夫
我們時代書籍的命運
商業與“文化”
文本的研習
正義
——羅爾斯與政治哲學傳統
自由教育的危機
大學的民主化
致謝”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