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桶油》作者以高屋建瓴的眼光討論了現代社會中能源的短缺以及可能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性后果。石油時代開始于150年前,人類利用這種從土地里流出的廉價能源,促進了工業的急速發展以及交通運輸和技術的快速擴張。但是,在當前時代,我們不僅面臨著石油減產,更面臨著一切以之為基礎的產業的衰退。這一轉折點將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給人類造成極大的影響,需要政府在政治上快速作出回應。許多人聲稱新技術將會阻遏這種自然衰減,然而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事實:技術越先進,能源耗竭得越快。
在鋪陳了這些基本事實后,作者又轉向了相關課題,包括外交政策與入侵伊拉克、可再生替代能源的希望、能源對農牧業及人口的影響、財富的未來,從而討論了人類未來的發展以及存在的問題。盡管《最后一桶油》的中心議題是石油減產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但也探討了它的全球性后果,并提出了25點合理建議,以供政府采納和應對這一日漸嚴峻的現實。
邁克爾·魯珀特,尤其擅長能源、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寫作,曾準確預測了一系列與能源有關的經濟、軍事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大事。他曾接受過超過200次的電臺和電視臺采訪,在8個國家的超過20所大學舉辦了講座,并在加利福尼亞州著名的聯邦俱樂部作過演講。他創辦了在線通訊《在野黨觀察》,訂閱人包括主要決策者、國會議員和主流媒體。著作有《跨過盧比肯河——美利堅帝國在石油時代末期的衰落》。
前言
序言
第1章 對領導的需求
第2章 在面對全球問題時像總統一樣思考
第3章 耗竭:用橡膠軟管為尼亞加拉瀑布注水
第4章 儲量預估:用數字玩傻瓜游戲
第5章 基礎設施與電網
第6章 伊拉克
第7章 沙特阿拉伯
第8章 食品
第9章 可替代能源評估
第10章 可替代能源
第11章 本地化:可替代能源的可替代能源
第12章 資金
第13章 外交政策
第14章 政策制定
第15章 25點緊急行動計劃
后記
關于作者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