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元曲叢書:心理學原理》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藝復興時期現代科學誕生以來,經過足夠長的歷史檢驗的科學經典。為了區別于時下被廣泛使用的“經典”一詞,我們稱之為“科學元典”。
詹姆斯的影響不僅僅限于心理學領域——他使實用主義生活化的做法,使他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意識流學說對西方文學藝術和思想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然而令人震驚的是,近代心理學奠基人馮特卻認為,《心理學原理》不是心理學,而是文學作品。
我們這里所說的“經典”,不同于歌迷們所說的“經典”,也不同于表演藝術家們朗誦的“科學經典名篇”。受歌迷歡迎的流行歌曲屬于“當代經典”,實際上是時尚的東西,其含義與我們所說的代表傳統的經典恰恰相反。表演藝術家們朗誦的“科學經典名篇”多是表現科學家們的情感和生活態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學家生活的話劇臺詞,它們可能膾炙人口,是否屬于人文領域里的經典姑且不論,但基本上沒有科學內容。并非著名科學大師的一切言論或者是廣為流傳的作品都是科學經典。
這里所謂的科學元典,是指科學經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類智識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理性精神的載體,具有永恒的價值。
導讀
習慣
心理學的方法與陷阱
心對于其他事物的關系
思想流
自我意識
情緒
意志
附錄:威廉·詹姆斯生平和著作年表
英漢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有時,這些自我的彼此不相知這種情形,引起很奇怪的事件。潛意識的自我所做的行為與動作從意識的自我抽出去,因此患者會做各種各樣的自相矛盾的事情而他對于這些事仍然完全不知道。“我‘以分心法’命令柳西指鼻端,她的手立刻指到她的鼻端。我問她正在做什么,她回答她沒做什么,并且繼續談話很久,顯示絕不疑心到她的手指在她鼻子前面上下動。我使她在房間里走來走去;她仍在說話并且相信她自己還是坐下在那里。”
莊納君在一個由醉酒而發狂的人觀察到相似行為。當醫生正在查問他之時,莊納以低聲暗示法使他走動,坐下,跪下,甚至五體投地,但在這全部時間,他相信他自己始終是站在他的床邊。這種怪事好像不可信,但到了人見過與它相類的事就會相信。好久以前,我自己看見了一個人的知識如何可以由兩個自我分占之一小例,不過當時我不了解它。一個年輕女人進行自動書寫,手里拿著鉛筆坐著,我請她回憶她從前見過的一位男子的名字。她只能記起第一音綴。但同時她的手寫出后頭兩音綴,她自己不知道。有個完全健康的青年男子,能夠用乩板(planchette)寫字,我新近發現他的手在寫字之時完全麻木;我可以很重地刺這只手,而本人還不知道。可是,乩板上所寫的以很厲害的話斥責我傷這只手。同時,刺那一只(不寫字的)手引起這位青年的口舌上的很強烈的抗議,但寫乩板的自我卻否認被刺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