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A.L.魏格納關于大陸漂移假說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納在這本書里系統地闡述、論證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陸漂移說。全書分3篇共13章。第一篇論述大陸漂移的基本內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進行對比。指出了這些學說的缺點和問題,認為只有大陸漂移說才能解釋全部事實。第二篇從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大地測量學等方面論證大陸漂移說的合理性。第三篇為解釋和結論。從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鋁圈、褶皺與斷裂、大陸邊緣的構造形態等方面,討論了大陸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動力。此書一出版,即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質學界、地球物理學界的重視。
在這本書里,魏格納闡述了古代大陸原來是聯合在一起、而后由于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出現了海洋的觀點。魏格納認為,大陸由較輕的含硅鋁質的巖石如玄武巖組成,它們像一座座塊狀冰山一樣,漂浮在較重的含硅鎂質的巖石如花崗巖之上(洋底就是由硅鎂質組成的),并在其上發生漂移。在二疊紀時,全球只有一個巨大的陸地,他稱之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風平浪靜的二疊紀過后,風起云涌的中生代開始了,泛大陸首先一分為二,形成北方的勞亞大陸和南方的岡瓦納大陸,并逐步分裂成幾塊小一點的陸地,四散漂移,有的陸地又重新拼合,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海陸格局。
弁言
《海陸的起源》導讀
序
第一篇 大陸漂移學說的基本內容
第1章 大陸漂移學說
第2章 與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的關系
第二篇 證明
第3章 地球物理學的論證
第4章 地質學的論證
第5章 古生物學和生物學的論證
第6章 古氣候學的論證
第7章 大地測量學的論證
第三篇 解釋和結論
第8章 地球的黏性
第9章 大洋底 弁言
《海陸的起源》導讀
序
第一篇 大陸漂移學說的基本內容
第1章 大陸漂移學說
第2章 與冷縮說、陸橋說和大洋永存說的關系
第二篇 證明
第3章 地球物理學的論證
第4章 地質學的論證
第5章 古生物學和生物學的論證
第6章 古氣候學的論證
第7章 大地測量學的論證
第三篇 解釋和結論
第8章 地球的黏性
第9章 大洋底
第10章 硅鋁圈
第11章 褶皺與斷裂
第12章 大陸邊緣
第13章 大陸漂移的動力
譯后記
附錄 地質學現代革命的偉大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