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循著父親韜奮的“這支筆”,鄒嘉驪執著著自己的文字生涯:編輯整理《韜奮著譯系年目錄》《憶韜奮》《韜奮全集》《韜奮年譜》《中國韜奮基金會(圖片集)》《別樣的家書——宋慶齡、沈粹縝往來通信集》《鄒韜奮年譜長編》等出版物,為青年讀者,為想了解韜奮、研究韜奮的人們,提供了一批相對比較完整的史料性的讀物。
父親臨終遺言“不要怕”,激勵我在困難面前不退縮。知識、能力、經驗,在漫長歲月中積累提升豐富起來。
《我的文字生涯:循著父親韜奮的足跡》匯集了歷年來寫的文字,附若干珍貴歷史圖片,共分三個版塊:1.編書記;2.敘情篇;3.訪談錄。
韜奮是一個平凡的人,但韜奮精神是偉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也是一個偉大的人。他的偉大,包含著他誠摯而廣大的愛。他不僅愛家人,愛朋友和同仁,更愛他的祖國和人民。
韜奮作為家長和父親,是非常愛家庭愛孩子的,不論工作多忙,他總要抽點時間和孩子玩。每天晚飯之后,他總要逗我們玩一陣子,才去他的工作室工作,這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內容。有一次嘉驪趴在地上哭鬧,怎么勸她也不行,于是,父親也伏在地板上陪她假裝哭,一直到孩子破涕為笑。天下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韜奮對兒女的教育的確有他的獨特之處。那時,家里除了一日三餐,母親在生活細節方面主張對孩子嚴一些,她不讓孩子們吃零食,也不贊同給我們零用錢。而父親則不一樣,他主張給孩子們一些零用錢,可以讓我們隨時買些學習需要的東西,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可以培養我們獨立生活的習慣和能力。我想,這和他多年在外獨立闖生活,早早自立很有關系。
他對兒女在學業和精神方面的培養,尤其注意。有一次,晚上嘉騮回家啼哭,父親一問,知道是因為嘉騮古文背不出來,被老師責打。他不但不責怪孩子,反而認為老師體罰沒有道理;所以,他連晚飯都沒顧上吃,立刻到學校對老師提意見。我想,這可能和他清明的民主作風有關。還有一件事讓我難忘。當年父親第一次流亡到英國,收到我們從國內寄的家信,知道我病了,而且病得厲害,他因此三個晚上沒有睡覺。他對親人的愛是深沉而誠摯的。
“推母愛以愛我民族與人群”,是韜奮的思想。這種愛,直接表現為他對工作和事業的愛,那是投入了他幾乎全部精力的。“竭誠為讀者服務”,就是他內心最真誠的想法,這句話至今鐫刻在三聯書店的墻壁上,作為座右銘,激勵著現在的三聯人和全國的出版人。
韜奮最大的心愿就是辦好一個刊物,他曾說:“要使讀者看一篇得一篇的益處,每篇看完了都覺得時間不是白費的。”他主張:“用最生動、最經濟的筆法寫出來。要使兩三千字的短文所包含的精義,敵得過別人兩三萬字的作品。”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從確定刊物的方針,到組稿,到編輯定稿,一直到最后出版付印,乃至發行,他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與心血。他除了在文字內容上投入精力,刊物和書店的經營和人員管理他也是殫精竭慮,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而在這些工作當中,他又培養了青年一輩。他撰寫了不少專門研究出版經營管理、刊物管理的文章,留下了《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這樣的經驗總結。他特別強調實踐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他曾為員工題詞:“經實踐中體驗的知識,是最寶貴的知識。”他還說:“要預存在工作中學習的態度,然后在學習中才能發生學習的結果。”“工作實踐中的學習,不但是同事的學習,即辦事技術上的學習,同時還有對人的學習。”“這不是學習如何敷衍人,是要學習如何與人合作。”他認為,肯不肯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學習效用是差異很大的。
在培養和管理的過程中,他把對同仁的關愛、對事業的熱愛都傾注其中。許多青年人在生活書店里,在他的以身作則和嚴格要求下,迅速成長起來。以至于在那個時期,全國出版界、新聞界的不少骨干人物都是從生活書店走出來的。
父親韜奮有誠摯廣大的愛(代序)
序言
編書記
《韜奮手跡》書影
《韜奮著譯系年目錄》書影
《韜奮著譯系年目錄》是怎樣編成的
找到你了,谷僧
《憶韜奮》書影
《憶韜奮》初版附記
《憶韜奮》新版書影
《憶韜奮》新版前言
《憶韜奮》新版后記
《韜奮全集》書影
《韜奮全集》編后記
《中國韜奮基金會》(圖片集)書影
《韜奮年譜》書影
《韜奮年譜》編者的話
快樂的追蹤——《韜奮年譜》付印前的幾句話
《韜奮年譜》再版前的幾句話
《鄒韜奮年譜長編》書影
《鄒韜奮年譜長編》新版前言
《別樣的家書——宋慶齡、沈粹縝往來書信集》書影
《別樣的家書》編后記
《別樣的家書》編者感言
情未了
《別樣的家書》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
……
敘情篇
訪談錄
病床上的追蹤和思念(代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