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定 價:¥58
中 教 價:¥29.00 (5.00折)
庫 存 數: 0
本書是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文化自信與中國散文叢書”之一種。散文不但最貼近日常生活,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散文還是中華文化精神的結晶。本書s創“散文文化”概念,通過“散文文化”的詩性品格,從中華民族詩性智慧、風骨與氣度、文體嬗變、抒情傳統、詩性品格等方面研究散文,揭示中國散文對當代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
陳劍暉,現為廣州大學文學思想研究中心資深特聘教授,曾任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兼任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廣東散文研究會會長、全國魯迅文學獎散文獎終評評委、《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雜志編委。出版《詩性散文》《詩性想象》等7部散文研究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4篇,先后獲得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15種獎項,主持國家課題多項。
導言
上篇
第一章 “散文文化”的內涵與詩性品格
第一節 “散文文化”的內涵界說
第二節 “散文文化”的詩性品格
第三節 “散文文化”的價值再造
第二章 回到“文”的傳統
第一節 尚“文”的傳統
第二節 “文”的傳統的四個層面
第三節 “文”的傳統與散文文體的現代建構
第三章 “文以載道”與“道法自然”
第一節 “文以載道”的歷史演化
第二節 “道法自然”的當代意義
第三節 在“入世”與“出世”中再造文化生命理想
第四章 中華民族詩性智慧的結晶
第一節 道、漢字及禪的詩性資源
第二節 莊子:“以寓言為廣”
第三節 悟:禪與散文的不解之緣
第四節 靈:文化詩性的歸潛與飛揚
第五章 散文的家園意識
第一節 故土情結中的中華文化認同
第二節 修身齊家與家國情懷
第三節 家園意識中的民族情感與民族自信
第六章 中國散文的風骨、氣度與神韻
第一節 中國散文的風骨
第二節 中國散文的氣度
第三節 中國散文的神韻
第七章 中國散文的抒情傳統
第一節 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辨析與回歸
第二節 中國散文抒情傳統的流變
第三節 中國散文的抒情模式
第四節 中國散文的抒情方式及文體表征
第五節 散文抒情傳統與中華文化精神
第八章 當代散文創作的文化趨向
第一節 文化散文的興起
第二節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精神
第三節 汪曾祺散文的日常化與文化性
下篇
第九章 中國散文文體的近現代嬗變
第一節 古代散文的文體形態與文體意識
第二節 散文文體裂變的先兆
第三節 梁啟超“新文體”散文的文體特征及其
轉型意義
第十章 “五四”時期散文文體的選擇與創造
第一節 現代散文的文類文體建設
第二節 語體文體的選擇
第三節 體式文體的形成與演進范式
第十一章 百年散文文體發展與文體功能的變化
第一節 “五四”至20世紀30年代前期的文體觀念
與體式
第二節 散文觀念的偏差與文體意識的失落
第三節 辨體、破體與散文的審美性
第十二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散文的文體變革
第一節 思想隨筆與時代文體
第二節 主體文體與思維模式
第三節 語體文體的革命
第四節 文體革命的意義
第十三章 文體的傳承與創新
第一節 晚明小品與中國現代散文隨筆的共同特征
第二節 晚明小品與中國現代散文隨筆的差異
第三節 文體傳承與流變中的新質地
結語 散文文化與當代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