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中國思想史中的知識信仰與人間情懷
定 價:¥48
中 教 價:¥24.00 (5.00折)
庫 存 數: 0
這本書所論及的人物、處理的事件,或許難以歸類為哲學、史學或文學等等。而現代的研究,區別分科,專業當道,盡精微,極細膩,當然也很好,但其實我更關心的,還是這些被研究的對象,他們是怎么想的。時塞有通,否終有泰,怎么解決生命的問題?新舊捍格,妍媸并存,又怎么回應時代?他們對于知識,更多是在自我與他者、個人與群體、社會與國家的種種互動中我思故我在,情懷所及,既有貪癡嗔慢、偏見恩仇,又不想托足無門,失生迷路;而旅人漂泊,同氣相求,渴望被人看見,卻又自命文隱;為人為己,或少或多,于是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百余年前馬克思的名言,竟成了我們進入歷史的路徑,也成了本書的主題宗旨。
劉芝慶,1980年生于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2015年9月到湖北經濟學院中文系任教。
文學是我的職業,史學是我的志業,哲學是我的專業,喜歡閱讀、寫作,無太多特長。沒事寫詩,有事讀詩,有事沒事,就在發文。更多時候,身處有無之間,無用之用,常常有用,所以我們思考,教學,做研究。
已出版學術專著:《從指南山到湯遜湖:中國的知識、思想與宗教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8年3月)、《經世與安身:中國近世思想史論衡》(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7年2月)、《自適與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
◎目錄
序
自 序
王道、經學與身體
北宋理學天人之道溯源
觀物之極,游物之表
心學經世陸象山
陳亮經學述義
真迂闊的儒者
見山又是山
理禮雙彰
情不能不因時爾
文人論經
身體與美學
博學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