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消費主義進村,鄉村社會發生了急劇分化。本書主要以蘇北泉村為田野,以村莊閑暇為研究對象,梳理了城鎮化進程中農村閑暇生活世界形式和內容的變化,分析了閑暇性質和功能的變遷,進而深化了對轉型期鄉村社會性質的認識。
閑暇生活之變需要在鄉村社會變遷的整體視域中理解。重建閑暇生活方式需重新建立農民與村莊之間的關聯,這種閑暇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煥發村莊價值生產能力,為農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基礎。這樣,農民仍然可以自由地在城鄉之間流動,并且有序地、可控地城市化,即使不進城,他們依然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
◆ 前言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消費主義進村,鄉村社會發生了急劇分化。本書主要以蘇北泉村為田野,以村莊閑暇為研究對象,梳理了城鎮化進程中農村閑暇生活世界形式和內容的變化,分析了閑暇性質和功能的變遷,進而深化了對轉型期鄉村社會性質的認識。
本書將農民閑暇生活分為三類,即娛樂性生活、交往性生活和民俗性生活。傳統農民的閑暇生活是在村落熟人社會中實現的,它具有雙重意義和三重功能。所謂雙重意義是指閑暇兼具個體性和社會性,它滿足了個體的功能需求,但其實現方式是社會性的,并且客觀上也具有社會性的功能后果。所謂三重功能是指閑暇滿足了個體身心放松、人際溝通和價值體驗三方面的功能需求,其社會性的功能后果是指客觀上促進了社會整合。
閑暇生活的變遷表現為上述3個方面的日益個體化,即閑暇生活的功能需求和實現方式脫嵌于村落熟人社會。娛樂生活中的閑暇單一化、庸俗化,在電視為代表的消費文化侵襲下成為個體化、消費性的閑暇;交往生活中,村民奉行不得罪、不管閑事的邏輯,農民不愿再講閑話、閑暇話題去村莊化,閑話已經徹底失去規范和控制的效力;人情已經名實分離,不再具有公共的交往規則,也不再是一種互惠互助的機制,演變為一種個體斂財和謀利或者利益交換的工具。人情剝離了社會性、公共性、倫理性的內涵,越來越朝個體性、私人性的方向發展;在文化信仰生活中,作為象征體系的生命儀式和民俗信仰的閑暇方式走向瓦解,閑暇的文化意涵漸趨消弭,從而集體意識和社會整合功能失去依托,村民情感寄托單一化,走向無歸屬的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
閑暇生活之變需要在鄉村社會變遷的整體視域中理解。這種變化可歸結為半熟人社會化。一方面,伴隨著現代性進入,鄉村社會社會性競爭日趨激烈,閑暇時間層級化、貨幣化,農民開始形成時間產權意識;另一方面,閑暇空間不斷開放的同時,空間區隔和農民心理距離卻漸漸拉大,人際交往模式不斷走向功利性關聯。閑暇生活的個體化與鄉村社會的變遷緊密相關。外出務工迅速改善了農民的經濟生活水平,帶來了農民職業結構的調整,村莊內部的經濟分化開始逐步拉大,生活經歷差異也加速了農民的異質化,村莊邊界日漸模糊,原來相對封閉的熟人社會開始不斷遭受外部力量的滲透。市場經濟和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不斷強化著農民的個體主義觀念,個人與村莊的關聯日益瓦解,村莊越來越缺乏籠罩性的結構力量進行規約,于是,無論從社會層面還是個體層面,鄉村社會的半熟人社會化都在加速推進。
本書(zui)后提出,重建閑暇生活方式需重新建立農民與村莊之間的關聯,這種閑暇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煥發村莊價值生產能力,為農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基礎。這樣,農民仍然可以自由地在城鄉之間流動,并且有序地、可控地城市化,即使不進城,他們依然可以在村莊中享受美好的生活。
王會,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在全國10多個省市駐村調研400余天,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
第1章 導論
第1節 問題及緣起
第2節 閑暇研究回顧
一、批判范式與閑暇異化
二、閑暇研究的功能主義范式
三、人類學中的閑暇研究
第3節 理論資源與分析框架
第4節 田野與方法
第5節 章節安排
第2章 農民閑暇中的娛樂生活
第1節 娛樂的合法性: 解放話語與村莊視角
一、“權利解放”與“人性解放”
二、熟人社會中的娛樂休閑
第2節 電視下鄉與網絡進村
一、“關門看電視”
二、網絡游戲、手機游戲與混社會
三、“進城的沖動”
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3節 棋牌與賭博
一、棋牌:金錢與刺激
二、賭博:暴利與暴力
三、娛樂的盛宴:六合彩風波
第4節 娛樂物化的政治社會學
第3章 農民閑暇中的社交生活
第1節 閑話不閑
一、閑話的內涵與性質
二、閑話的衰弱與“不得罪”的交往邏輯
三、閑話的去村莊化
四、閑話的去道德化
第2節 沒有人情味的交往
一、人情的功能與性質
二、儀式性人情的變遷
三、人情功能的異化
第3節 “無公德的個人”和無規則的社會
第4章 農民閑暇中的民俗生活
第1節 閑暇生活中的生命儀式
一、婚姻儀式衰落與婚戀亂象叢生
二、喪葬儀式變遷與老人危機
三、婚喪生命儀式作為一種反文化的文化實踐
第2節 閑暇生活中的民間信仰
一、農民的信仰
二、信佛與信上帝
三、地下教會
第3節 象征體系的瓦解
第5章 農民閑暇的時空秩序
第1節 農民閑暇中的時間與空間
第2節 閑暇時間貨幣化和時間產權意識的興起
一、勞動力價值化與閑暇時間貨幣化
二、時間產權意識的興起
三、閑暇時間的公共性意涵喪失
第3節 閑暇空間區隔化與人際關聯功利化
一、閑暇的空間區隔
二、人際區隔與功利化關聯
第4節 時空秩序與個體化閑暇
第6章 個體化閑暇興起的根源
第1節 經濟分化與農民閑暇變遷
一、“閑而不暇”: 村莊經濟分層與社會性競爭
二、消費壓力與閑暇變遷
第2節 社會分化與農民閑暇變遷
一、閑暇交往圈層化、階層化
二、閑暇交往中的超社區關系
三、家庭核心化與私人性閑暇的興起
第3節 農民價值分化與閑暇變遷
一、消遣經濟時代的閑暇與價值觀
二、農民的價值觀分化與閑暇變遷
第7章 結論
第1節 閑暇的性質與功能
一、熟人社會中的閑暇
二、閑暇的三重功能
三、閑暇的個體性與社會性
第2節 閑暇個體化與半熟人社會化
一、閑暇生活的個體化
二、半熟人社會化
三、飄零的個體與空虛的村莊
第3節 重建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