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心理學家給青少年的自我成長行動計劃,告別負面消極、片面、一味抱怨
9大極具針對性的行動建議,在輕松互動中建立積極正向的思維習慣
隨書附贈行動筆記本,幫助青少年更好規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作序推薦
印象筆記CEO唐毅、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張莉莉、福州市高考文科狀元柯子蘊、石家莊市高考理科狀元梁博、鄭州市高考文科狀元羅儀涵聯合推薦
勝任未來:以優能力助力青少年終身成長
如果要概括性地評價中國式的基礎教育,有一個顯而易見的核心現象,那就是包括學校教師、家長在內的絕大部分教育者,都相對擅長教給孩子知識,相對擅長教育出優秀的成績,而在培養孩子優秀的終身學習能力、優秀的核心人格素養方面,就常常不那么擅長了。
如果順著一個因果邏輯教育理念教育過程教育結果來看的話,我們會清晰地發現:因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以培養成績好的孩子為核心目標,便有了以學業學習為主、追求學習成績的教育過程,因而也產生了相應的教育結果,那就是培養出了一批在學習成績上優秀甚至出類拔萃的孩子,而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則成為這種教育邏輯下的殘次品。今天,我們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反思這種教育理念。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一個擁有優秀學習品質和人格特質的孩子,會比一個躺在中考、高考成績簿上的優等生在未來走得更遠;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優秀的學習品質和人格特質遠比一時的學習成績對孩子更加有益。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關鍵階段之一,既面臨很多成長的挑戰,又充滿了發展的契機。經歷著身體發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在外形上與成人的差異迅速縮小,但事實上,他們的心理發展水平卻遠遠沒有成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會開始變得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更加以自我為中心并構筑豐富的內心世界,更容易產生情緒波動甚至與父母、老師發生沖突,更加關注伙伴關系并且非常注重他人的評價,也更容易出現學習動機問題、產生厭學情緒……青少年正經歷著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東西,出現了更加多元的成長性需求。作為教育者,無論是父母的角色,還是教師的角色,如果仍然只把關注點聚焦在學習成績上,而忽略了青少年其他方面的成長性需求,就容易出現問題了。
前一段時間發生了一起某高三學生因為未能控制住爆發的情緒將班主任刺死的悲劇,我也專門就此事撰寫了評論。這個案例雖然屬于極端個案,但類似的事情其實并不少見。這類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完全以成績為導向的教育行為,壓抑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長性需求。教育者除了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孩子成長的陪伴者,要傾聽他們成長的聲音,給他們更多自主的空間,讓他們能夠真正放飛自我、健康成長。成績不是一切,成長卻伴隨終身,著眼孩子的一生,培養孩子的終身學習能力、人格素養,遠比眼前的成績重要!單純的知識學習不能應對未來處處人工智能、變化日新月異的社會,只有具備優秀的終身學習能力和人格素養,才能勝任未來!
我認為,擁有優秀的終身學習能力和人格素養的人,應該有一個完善的自我認知,擁有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對未來樂觀積極,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能夠迎難而上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樣的人取得優異的成績甚至卓越的成就,我相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圍繞發展青少年的終身學習能力和核心人格素養的目標,一套不錯的圖書產品青少年優能力成長手冊應運而生。我們這里提出的優能力,既有從字面上理解的優秀能力之意,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優能中學的品牌力。
這套由新東方優能中學和機械工業出版社聯合打造的成長手冊,由美國資深心理學家撰寫,嚴格遵循心理學方法,講究科學性,涵蓋執行力、堅毅力、自信力、積極思維力、情緒自控力等影響孩子終身競爭力的核心主題。我們專門組織了一批有哈佛、北大、清華、北師大等國內外名校教育學、心理學學術背景的青年學者將其翻譯成了中文。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全部是可付諸實踐的,每本書都提供一個詳盡的行動計劃,實用性及操作性很強,非常適合青少年作為自我成長的行動計劃來使用,也適合家長、教師作為參考書目來閱讀。
開卷有益,希望這套書能夠為中國孩子們的終身發展盡綿薄之力!
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俞敏洪
瑪麗·卡拉彼滕·奧爾沃德
博士,擁有35年臨床經驗的執業心理學家,也是沃德貝克中心(Alvord,
Baker&Associate)的主管。她擅長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進行指導。美國心理協會、美國行為與認知療法協會會員。
安妮·麥格拉思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U.S. News & World Report)的執行主編,在精神健康方面從事寫作、編輯、研究和教育工作30多年,擁有豐富的寫作經驗和深厚的心理健康專業知識。
牛楠森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清華大學教育學博士后,現任職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領域涉及公民教育、學校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傳統文化及教育、學校變革、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年來一直深入學校,了解學生。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翻譯和撰寫多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