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青青成人a在线/在线视频成人/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深夜草莓视频app

關于我們
新書資訊
新書推薦

觀:先秦話語及其詩性建構

觀:先秦話語及其詩性建構

定     價:¥52

中 教 價:¥26.00  (5.00折)

庫 存 數: 0

  • 作者:冀志強
  • 出版時間:2021/5/1
  • ISBN:9787301320747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適用讀者:該領域研究人員
  • 中圖法分類:B220.5 
  • 頁碼:252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開
  • 商品庫位:
9
7
3
8
2
7
0
3
7
0
4
1
7
購買數量:
在對世界整體的把握上,中國古人非常重視“觀”這樣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使得華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一種“詩性”特征。盡管“觀”這個概念在先秦時期表現為多種形態,但它都沒有停留于單純的觀看,而各自都具有多層意義的結構。這不同的層次,就體現為“觀”的建構。并且這種建構本身,在其形上層面經常就是具有詩性的。并且,這個概念成為中國文化中主體的基本認知方式與體驗方式。它是一種觀看方式,也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且更是一種存在方式。 我們可以說,天人關系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核心課題。從“觀”的角度,則有觀天文與觀人文兩個方面。觀天文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它是古代政治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觀人文的核心就是觀政、觀德,而這種德政主要是通過禮的形式來實現的。由于禮需要體現在一系列的儀式中,所以這種禮也就具有了很濃的審美色彩。 從《周易》開始,“觀”即成為中國古典哲學中主體與對象發生關系的基本方式,而“觀”所具有的特殊意蘊就使得由此而來的主體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了非認識論的性質。在《周易》中,“觀”的對象主要是“象”。在古人看來,“象”可以直接呈現出那種體現為“生生之德”的天地精神。所以,觀象也就有了濃厚的詩意色彩。 諸子之前,“觀”主要體現為一種政治性、禮儀性的交往行為;而到了諸子那里,則主要體現為一種哲學性、審美性的主體方式。儒家的代表人物都重視觀人,即通過對一個人各方面的觀察來判斷他是否具有德性,所以這種觀看也是要成為一種從見者到隱者的本質洞見。 在老莊這里,“觀”成為一個具有深刻形上意義的哲學概念。老莊所說的“觀”,并不是通常的經驗直觀,而是一種超驗的體證方式。“觀”也就是“體”,觀道也就是體道。老子的觀,是對道的悟解行為,是由觀有到觀無的一個歸其根的過程。莊子則提出了在“以物觀之”和“以道觀之”這兩種觀看方式之間的一個轉化。完成了這個轉化,也就實現了他所說的游心逍遙的境界。這種境界既是哲學的,同時也是美學的和藝術的。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您的姓名   驗證碼: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留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