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心理干預的實用性操作手冊,由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主編。本書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為大眾提供專業的抗疫心理指導,降低應激失調,恢復心理平衡,用健康的心態面對疫情。
根據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參考《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期心理干預工作手冊》等資料編寫。在疫期處于極大的應激狀態下,民眾和患者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著患者對治療的態度及民眾生活質量。心理干預的目的在于幫助目標人群樹立起積極應對策略,為目標人群提供情感支持,給予關懷和支持,重建自信心,重塑自我。
重視心理健康干預應視為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重要措施
原衛生部副部長,現任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題字
國家衛健委權威意見,中國保健協會指導,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主編
適合廣大讀者及專業人員如:
醫護人員及醫療單位管理人員
社區衛生中心等基層工作人員
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工作人員
司法機關: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監獄、看守所、拘留所等
各級人民警察,特別是基層民警
疫情相關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各級心理保健協會相關工作人員
疫情相關心理咨詢熱線的接線員
網絡在線心理問診平臺的咨詢師
各級各類學校老師、輔導員
其他有需要的團體和個人
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主編,其原名為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心理醫生專業委員會
2003年11月4日,經衛生部、民政部審核并報國務院批準,中國保健科技學會正式更名為中國保健協會。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心理醫生專業委員會隨之更名為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專業委員會,而后提升為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是我國心理保健產業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行業協會,它具有促進我國心理保健事業,規范我國心理保健行業,指導、監督并引領我國心理保健行業的職能。
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是報備衛生部的心理保健師行業資格證書標準的制定單位。先后與勞動部、人事部和衛生部有關部門合作,開發了心理保健師、心理咨詢師、心理測量師、心理催眠師、婚姻家庭指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積極心理指導師、青少年行為矯正師等培訓項目,為我國實用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其中培訓心理咨詢師、心理保健師兩萬多人,學員遍及國內外。先后參與汶川地震等災后心理干預、臨終心理關懷等多項課題以及完成個體心理保健上萬例,為高校大學生做心理保健5萬人以上,出版《中國軍人心理健康手冊》《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安全教育指導手冊》,在心理保健臨床實踐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編委會主要成員介紹:
顧問及督導委員會:
王永慶(原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
李文海(民建天津市委會主委、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
徐華鋒(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副理事長)
李 萍(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
主編:
鄭運良(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會長)
婁永忠(天津海濱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
副主編:
肖勁松(湖北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
高 薇(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學術委員)
張 明(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副秘書長)
達 媛(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學術委員)
第一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干預的定義和目的
第二章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群分級及心理干預對象
第三章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干預的三種路徑
第四章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相關要求
第五章 咨詢師心理干預路徑實用操作技術
第六章 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心理危機基本知識及求助者常見問題
第七章 心理咨詢熱線及網絡在線部分案例分析
第八章 求助者心理狀況程度評估及篩查內容
第九章 各級人群心理干預的內容
第十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種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方法匯總
第十一章 居家隔離常用心理減壓方法介紹
第一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干預的定義和目的
本手冊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干預工作所提供的參考資料,根據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關于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通知》以及《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期心理干預工作手冊》等資料編寫。在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民眾和求助者會產生各種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著求助者對治療的態度及民眾生活質量。
心理干預包括健康促進、預防性干預、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等。健康促進面向普通人群,目標是促進心理健康和幸福,屬于一級干預;預防性干預針對高危人群,目標是減少發生心理障礙,屬于二級預防;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針對已經出現心理障礙的個體,目標是減輕障礙,屬于三級預防。
心理干預的目的是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有計劃、按步驟地對受疫情影響群眾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或心理問題進行干預,為目標人群提供積極應對策略,為目標人群提供情感支持,讓他們重建自信心,重塑自我。使應激失調降低 , 恢復心理平衡,認知能力和生活質量。從而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
……
第六章 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心理危機基本知識及求助者常見問題
五、心理咨詢熱線在線求助者常見問題
(一)恐懼疑病情緒
有出現低熱而不敢去醫院;有患有軀體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為此而導致病情加重。還有些懷疑自己患了新冠肺炎,出現軀體癥狀,造成反復量體溫,喝水(熱水),然后體溫增加(喝熱水后量體溫,體溫會增高),感無力、疲乏、沒有食欲、胸悶、憋氣等,導致多次到醫院就診,要求醫生盡快給予確診和治療。
(二)疾病焦慮情緒
如感到被新冠肺炎包圍著,聽到各類新媒體的報道,感到心驚肉跳,心神不安、坐臥不寧,有失控感。總擔心肺炎會降臨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以至于有的人出現出汗、心跳增快、口干等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有的人變得愛發脾氣。
(三)抑郁情緒
感到悲觀失望,精神振作不起來,易哭泣、心情不愉快,覺得活著沒意思,度日如年,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有的人則會出現體重下降甚至自殺傾向。
(四)睡眠障礙
出現難以入睡和睡眠時間縮短。白天精神差,生活能力受損。
(五)強迫癥狀
主要是反復洗手,手被洗得快要破了;有的出現強迫性思維,不能控制地反復想有關新冠肺炎的嚴重后果,不敢用手觸碰物品,甚至不敢脫口罩吃飯,為此感到非常痛苦。這類人群會與咨詢師反復求證。
(六)宣泄不良情緒
對封城及疫情控制需要多久沒有確定感,被各種謠言嚇到。
(七)醫護人員工作壓力
醫護人員下班后需尋求緩解心理壓力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