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是清涼寺窯1988至1998年的三次考古發掘成果。通過對考古資料的初步梳理研究,認為清涼寺窯創燒于北宋早期,北宋晚期至金代為鼎盛時期,從元代開始逐步走向衰落,明代以后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清涼寺窯生產規模宏大,它不僅是中原地區北宋以來**的綜合性窯場之一,其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產品有白釉、白釉珍珠地、青釉、黑釉、白地黑花、鈞釉瓷和三彩類釉陶制品等,再現了清涼寺窯的生產面貌、制作工藝和燒造技術水平,對中原地區北宋到元代的陶瓷分期、斷代提供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內涵。
ftp://124.17.26.93/curved-toc/9787030668707-curvedTo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