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此書的整理,以乾隆37年刻本(十二卷)為底本,與國家圖書館所藏清刻本《胎簪集》(十一卷)互校。
劉應陛,河南信陽人。出身文化世家,才華橫溢,乾隆三十年(1765)舉人。稍長,自刻勵,凡漢魏以下諸名集,靡不搜討窮研。又師從詹事陳浩,學問益深。中舉之后游京師,時陳浩之子陳本忠官戶部,與朱筠、姚鼐、程晉芳善,每宴會輒邀應陛與俱,對酒論詩,諸人皆傾倒之。論文重氣骨。卒后,同邑張大同、何樸、郭燕輯其所遺詩文為《胎簪集》。
地域文獻整理是當前學術熱點 “清代中州名家叢書”是對清代河南籍作家文集進行整理的14部作品,充分展示河南省厚重的人文底蘊。劉應陛,河南信陽人。出身文化世家,才華橫溢,乾隆三十年(1765)舉人。師從詹事陳浩,中舉之后游京師,時陳浩之子陳本忠官戶部,與朱筠、姚鼐、程晉芳善,每宴會輒邀應陛與俱,對酒論詩,諸人皆傾倒之。論文重氣骨。卒后,同邑張大同、何樸、郭燕輯其所遺詩文為《胎簪集》。
劉應陛(1735—1770),字覲辰,號胎簪,文采出眾,生平見《胎簪集》。張亞軍,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漢魏六朝史傳文學的教學科研工作。重要論文有《論南朝四史史傳人物的文學定位》《<文選>史論三題》《論梁、陳二史<文學傳>之轉捩及其意義》等。出版學術專著有《南朝四史與南朝文學研究》《古文史論衡》。曾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