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愛意》囊括了作者數(shù)十篇文字,大多數(shù)寫作并發(fā)表于過去數(shù)年間。將文章匯編成書的過程,也是一個回顧往事的過程。一篇篇翻閱著,想到時光如水,匆匆流逝,許多事情都變得面目全非了。好在有這些文字,為生命的曾經(jīng)在場留下了星星點點的痕跡,印證了曾經(jīng)有過的心情,曾經(jīng)的感受和領悟。
所有的美麗,都將在歲月中凝成挺拔的身影,由幽遠走向遼闊,由蒼茫走向深邃
滾動的履帶沿跑道駛向遠方,留給大地的轍印,刀刻般清晰
無論多少年過去,山河如何翻轉(zhuǎn),文字間的風云,都會凝結成經(jīng)年的相思
劉玉琴,人民日報社文藝部原主任,海外版原副總編,高級編輯。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中國文聯(lián)文藝理論評論一等獎,文化部文化新聞一等獎,中國報紙副刊優(yōu)秀散文精品獎,人民日報社優(yōu)秀新聞精品獎。
曾任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獎,文華大獎,中華藝文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廣播電視節(jié)目星光獎,中國文聯(lián)文藝理論評論獎評委,我心中的澳門全球華人散文大賽評委會主任等。
第一章 歷史的格調(diào)
叩問遠去的時光
陌上何時花開
歲月不曾抵達
藝術穿越時空
遠方的理想
相隔一朵桃花
東川之嘆
詩滿邊城
刻在大地上的轍印
綠影照窗的詩意
永遠的期待
第二章 人物世相
尚長榮:銅錘人不老梨園情依舊
歐陽山尊:再為話劇干點活兒
郭漢城:中國戲劇豈能消亡
一代戲劇名家吳祖光
茅威濤:爭議聲中不斷探索
裴艷玲:一生有夢只為戲
何冀平:歷史深處長袖善舞
低眉俯首王佩瑜
李樹建:真誠的力量
舞臺奇人吳汝俊
香溢京城一枝梅
李佩紅隨夢起舞
閔惠芬的生命旋律
傾聽美麗風景的訴說
北京人藝:風雨兼程半世紀
如青銅器一般的光澤
第三章 聆聽花開的聲音
抵達心靈的另一種路徑
沿著梅蘭芳的足印
芒果街的輕盈講述
龍應臺的憂傷
從趙樹理所想到
落葉無聲
喧囂中的淡定
溫婉遼闊的芳草地
花開幾回響
春風又拂山巒
京劇是有溫度的
千里淮河花鼓風
夢里飛花照塵埃
第四章 睿思回望
戲劇,找尋人間的力量
京劇繼承創(chuàng)新之思
京劇回家
京劇現(xiàn)代戲為何這么少
蒲劇曾經(jīng)PK京劇
豫劇又出發(fā)
信仰開出的花朵
強健永生向上的靈魂
拓展農(nóng)村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空間
文化自信:提振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底氣
報紙副刊:價值引領與文化擔當
對文化傳統(tǒng)的深情回望
夢想在文學大地上生長
一粒改變世界的種子
女人的隱忍與從容
小站故事多
一代知青的生存詠嘆
一盞燈燭照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