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的飼養標準是進行科學的養羊為依據和重要參數,對于飼養資源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黑山羊的生產潛力、降低飼養成本具有重要意義。本書以黑山羊標準化飼養管理為主線,依托湖南省畜牧研究所黑山羊養殖場為參照對象,對營養與草料、飼養管理養殖、疾病防控、產品加工等內容進行介紹。
第二節黑山羊的繁殖技術
一、發情規律發情:指母羊發育到一定程度所表現的一種周期性的性活動現象,母羊發情時,常常表現興奮不安,對外源刺激反應敏感,食欲減退,有交配欲,主動接近公羊,在公羊追逐或爬跨時常站立不動。發情持續期:母羊發情時一般持續一定的時間。母羊每次發情持續的時間稱為發情持續期。山羊的發情持續期一般為2~3天,但具體發情持續時間隨年齡及體況而有不同。母羊排卵一般多在發情后期,卵子排出后在輸卵管中存活的時間為4~8小時,公羊的精子在母羊生殖道內受精作用最旺盛的時間為交配、輸精后的24小時。為了使精子和卵子得到充分的結合機會,最好在排卵前數小時內配種。因此,比較適宜的配種時間為發情中期(即發情后12~16小時)。在養羊生產實踐中,特別是公、母羊分開飼養后,應采用早晨試情,與發情母羊配種一次,到傍晚復配一次,能提高山羊的受胎率。發情周期:在一個發情期內,未經配種或配種未孕的母羊,其生殖器官和機體在一定時間內發生一系列周期性變化,會再次發情。母羊從上次發情到下次發情的間隔時間為一個發情周期。山羊的發情周期一般為18~24天,平均為21天。
二、同期發情技術同期發情:對母羊進行同期發情處理方法稱為同期發情,其目的是統一配種,集中產羔,規模育肥。同期發情是用外源激素或其他類似藥物對母羊進行處理,有意識地干擾其生殖生理過程,人為地把發情周期控制并調整到相同階段,從而誘發母羊在較短的時間(2~3天)內集中發情,統一配種,有利于肉羊生產和提高繁殖力。用于同期發情的生殖激素和使用方法:(1)孕激素:常用的孕激素種類及劑量為:孕酮150~300 mg,甲孕酮50~70 mg,甲地孕酮80~150 mg。使用方法:將沾有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海綿置于子宮頸口處,處理10~14天,停藥后注射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400~500IPU,經30小時左右即開始發情,發情的當日和次日各輸精1次。(2)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主要作用于垂體前葉,既能促使黃體的釋放,也能引起促卵泡素的釋放。(3)促卵泡素:又稱卵泡刺激素,可促進卵發育及雌激素的分泌。(4)促黃體素:引起卵泡排卵及黃體形成,并能刺激黃體分泌孕酮。(5)雌激素:促使母畜發情,常用的雌激素有雌醇、己烯雌酚等。(6)孕血清促性腺激素:促進卵泡發育。(7)前列腺素:促進黃體的溶解。
三、黑山羊的妊振、分娩、助產技術
1妊娠檢查黑山羊妊娠檢查對于保胎、減少空懷、提高繁殖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黑山羊妊娠期一般為150天左右,因品種、年齡、季節及母羊營養狀況等不同而有差異。配種后1~2個發情期如果不再發情,即可初步認為妊娠。妊娠常用的檢查方法有:腹部觸摸法、外部觀察法、虹膜檢查法、尿液檢查法。
2超聲波檢查特點:探查時間短、無應激、準確率高,探查時無任何損傷和刺激。檢查時間:早孕監測,在配種后30天即可進行。保定方式:讓被檢母羊在限飼欄內自由站立或側臥。檢查位置:在大腿內側、最后乳頭外側腹壁上進行探查。操作方法:探查時,將探頭涂上耦合劑,貼在下腹壁上檢查即可。結果判定:圖像直觀,若能看到黑色的孕囊暗區或者胎兒骨骼影像,即可確認早孕陽性。懷孕中后期,可觀察到子宮內的羊水、子葉、胎兒以及胎兒蠕動和胎心搏動等。只要觀察到蠕動的胎兒及胎心搏動就可判定該羊已經懷孕。如果發現子宮內僅有水樣物或子葉,可能是子宮積水或者胎兒已經流產,不能視其為正常懷孕。如果觀察到的子宮形態和位置沒有明顯的變化,不能判定懷孕,需進一步復查后再作判定。注意事項:①羊用超聲波診斷儀的安全性與超聲波的強度和時間關系較大,其強度不得高于100 MW/ cm2。②在寒冷的冬季,應盡量避免刮去腹壁羊毛,尤其不提倡將腹壁毛沾濕后再刮去的做法。
3分娩與接產母羊臨產前乳房脹大,乳頭直立,用手擠時有少量黃色初乳,陰門腫脹潮紅,有時流出濃稠黏液。骨盆部韌帶松弛,臨產前2~3小時最明顯。在分娩前數小時,母羊機體的一些器官在組織和形態方面發生顯著變化,常表現出精神不安,頻頻轉動或起臥,有時用蹄刨地,排尿次數增多,不時回顧腹部;經常獨處墻角或臥地,四肢伸直努責。放牧母羊常常掉隊或臥地休息。母羊分娩時,在努責開始時臥下,由羊膜絨毛膜形成的白色、半透明的囊狀物至陰門突出,膜內有羊水和胎兒。羊膜絨毛膜破裂后排出羊水,幾分鐘至30分鐘產出胎兒。正常胎位的羔羊出生時一般是兩前肢及頭部先出,頭部緊靠在兩前肢的上面。若產雙羔,前后間隔5~30分鐘,但也有長達數小時以上的。胎兒產下后2~4小時排出胎衣,子宮很快復原。母羊若正常分娩,則羔羊兩前肢和頭部先出,其余部分很快脫離母體,不需助產。當產出第一只羔羊后,應立即檢查是不是雙胎。方法是在母羊腹部前側,以手掌適當用力向上推舉,如果是雙胎,即可觸到光滑的羔體。羔羊出生后,要立即將其口鼻處黏液擦干凈,并讓母羊舔干羔羊全身,增加母子感情。將初生羔羊黏液涂在母羊嘴上,誘其舔羔。臍帶通常自行搓斷,如果未斷則可以結扎后剪斷,并嚴格消毒。遇羔羊假死,可一人握住羔羊后肢正節上部倒提,另一人輕壓羔羊胸部幾下,促進羔羊正常呼吸。寒冷的冬天應注意羔羊的保暖。母羊產后1~1.5小時胎衣自行排出,應及時清除,以防母羊吞食,影響泌乳量。
四、產后母羊與新生羔羊的護理
(1)產后母羊的護理母羊產后身體疲乏,功能代謝下降,抗病力降低,應該加強護理,以保證母羊的健康、生產性能和羔羊的健康生長。保持環境衛生和羊體干凈。母羊生產后應立即把污物和地面清潔干凈,換上干凈的軟草,并用溫肥皂水把羊體的后部和乳房等部位擦干凈,再用高錳酸鉀清洗消毒,擦干。讓母羊休息一會兒,再給羔羊喂奶,飲溫水。母羊產后應喂紅糖麩皮水,水溫一般在30~35℃即可。還要飼喂一些容易消化的優質干草。母羊產后一星期內要一直飲用溫水,以防飲用冷水而引起消化不良和胎衣不下等疾病。注意保暖。母羊產后抵抗力減弱,應將其放在干燥、溫暖的羊舍飼養,嚴防賊風,防止母羊患感冒、風濕等疾病。逐漸增加喂料量。母羊產后,喂料要少而精,5~7天后逐漸增加精料和多汁飼料的喂量,以增加產奶量,15天后可恢復到正常飼喂水平。(2)新生羔羊的護理初生羔羊體質較弱,適應能力弱,抵抗力差,容易發病。哺乳期羔羊的死亡率占整個羊群死亡率的85%。因此,搞好新生羔羊的護理,是提高養羊效益的關鍵。吃足初乳:母羊產后3~7天內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初生羔羊體內缺乏抗體,不具備先天免疫能力,只有吃初乳才能獲得抗體。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而且羔羊出生后24小時內,對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也非常有效。所以羔羊出生后應盡早吃到初乳。羔羊第一次吮乳應在接產人員護理下進行,如果一胎多羔,不能讓第一只羔羊把初乳吃凈,要使每只羔羊都能吃到初乳。母羊缺奶采取的方法:給母羊補喂精料、蘿卜、瓜類等多汁飼料和豆漿水,以提高母羊泌乳量。采取代乳或人工補乳。凡代乳或人工補乳的羔羊,都要保證它們盡早吃到初乳。代乳時,可將同期生產的單產母羊或死掉羔羊的母羊作保姆羊。因羊的嗅覺很靈敏,應采取強制的辦法讓保姆羊主動哺乳。具體做法是:在羔羊的頭部、背部、尾部涂上保姆羊的胎液或乳汁,讓保姆羊和羔羊在欄中單獨飼喂幾天,直到認羔為止。人工補乳時,應定時、定量、定次數。一般7日齡內每天喂6~8次,8~12日齡每天喂4~5次,以后每天喂3次。防治痢疾:在羔羊出生后12小時內灌服土霉素,每只每次150~200 mg,每天1次,連服3天,預防痢疾。患痢疾后,用蒸餾水或涼白開水溶解80萬IU鏈霉素一次灌服,效果很好。防凍保溫:羔羊出生后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需熱多,產熱少,保溫能力差,最怕寒冷。寒冷對羔羊的直接危害是凍死,又是壓死、餓死和下痢的誘因。氣候寒冷時,羔羊舍的溫度應保持在5℃為宜。冬季注意羔羊產后一周內不要到舍外有風的地方,以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羔羊生下后如母羊沒有舔凈黏液,接產人員要用干毛巾把羔羊身體擦干。補硒:羔羊白肌病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疾病。為防止羔羊白肌病的發生,應在羔羊出生后13天左右注射0.1%亞硒酸鈉維生素E復合制劑12 mL,15天后再注射一次。去勢:不留作種用的公羔均應去勢,既便于管理,也有利于育肥出欄,并能改善肉的品質。主要常見的去勢方法有結扎法、刀切法、去勢鉗法、藥物去勢法。第三節后備種山羊的選育一、后備種公羊的選育種公羊數量少,種用價值高。俗話說:“公羊好好一坡,母羊好好一窩。”可見種公羊對羊群的質量、外形、繁育育種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種公羊的選育至關重要。種公羊的選育方法多種多樣,從易操作的角度出發,一般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第一步:羔羊出生時,這個階段進行初步篩選。淘汰弱羔、發育異常及殘疾的羔羊,保留正常的個體作后續觀察考評。第二步:斷奶時,這個階段進行精選。保留體重大、生長發育快的羔羊,同等條件下,優先保留雙羔羊,淘汰體重小、生長發育慢、單睪、隱睪、體軀、肢蹄不正、雜色的羊。第三步:周歲時,這一步用于對后備公羊進行終選。根據公羊的體重和體形進行選擇,要求骨骼大、體圓而深、背腰長、臀部緊、陰囊下垂等。第四步:根據后代進行測定,后代測定是評定種公羊最可靠的方法。公羊所配母羊產下的后代,如果都表現好,則說明公羊較好;如果所配母羊產下的后代,大部分表現不好,則說明公羊不理想,應及時淘汰。若引進成年種公羊,在引進之前一定要仔細地對種公羊進行生產性能檢查和生產潛力評估。檢查的方式包括檢查公羊體形,查看配種記錄、產羔記錄等內容,能直觀了解種羊的生產性能,查看記錄要與檢查公羊本身的方法相結合,這樣還可以識別其記錄的真實性。檢查配種記錄的意義在于為引種公羊提供依據。一只種羊,如果1~2年都沒有參加配種,那么這只種用公羊的質量就需要認真考慮了。另外,從母羊的配種記錄和產羔記錄還可以反映出這只公羊的產羔率的高低、估測后代產雙羔的比率、公羊的配種能力等情況。引進種用公羊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后代的生產性能和優良基因的純合度,通過查看公羊配種后代的產羔情況和體形外貌的變化情況,可以直接了解該公羊使用價值的高低和作種羊使用的可靠程度。一只種公羊,雖然體格健壯,外貌也符合品種標準,但是后代的各方面都不理想,那么這只種羊不算是好種羊;同樣,如果種公羊在某些方面不太突出,但后代的生產性能比較理想,那么這只公羊仍然可以當作好種羊投入配種。一只合格的種用公羊應性欲旺盛,精液品質良好,所以在引進種公羊時一定要仔細觀察種公羊的性欲及檢查種公羊的精液質量。觀察公羊的性欲,可以通過觀察公羊與公羊之間及公羊與母羊之間有無爬跨行為和親近動作來具體判斷,有爬跨行為和親近動作則性欲較強,反之則性欲低下;進行精液質量的檢查,可運用以下方法:將精液采出后,放在200~40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精子活力應達到50%~60%,密度應在每毫升10億個以上,否則為繁殖性能低下。此外,正常的精液是乳白色或稍帶黃色,精液發紅發綠有異味或者有腥味,均為不正常精液,精液不正常的種公羊不能引入。二、后備種母羊的選育后備種母羊應挑選神態活潑,精力旺盛,食欲強,皮膚柔軟有彈性的種母羊。體形方面,除了要挑選頭小清秀、后軀發達、鼻子直、體形高大、四肢端正、腹大而不下垂、后軀寬深而不肥的,還要注意母羊的乳房,種母羊的乳房應發育良好,青年羊乳房圓潤緊湊、大而均勻。要及時淘汰乳頭不明顯或有贅生乳頭的羊只。種母羊要具有較好的繁殖性能,才能獲得較好的養殖效益,因此在引進成年種母羊時,除了要檢查形態、精神等方面,還要認真檢查母羊是否有繁殖方面的疾患。具體內容如下:檢查母羊幾歲開始產羔,一年能產幾次羔及產雙羔的比例,母羊是否總發情而難孕,是否有乳房炎、子宮炎,是否在羊群中受過傷造成子宮粘連,是否用生物激素處理過等,而在選羊時查看母羊的乳房是否發育過,是否正在哺乳或曾經哺乳過羔羊也非常重要。第四節黑山羊的引種及運輸一、黑山羊的引種黑山羊的引種是黑山羊生產環節中的一個重要工作,因此,盲目地購買黑山羊進行飼養,可能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一)選擇引種的地方黑山羊雖然適應性很強,但引種前有必要對擬去引種的地方,先進行引種前的考察,調查了解其生態、地理環境,與本地相差不太懸殊為佳,從低海拔地區引種到高海拔地區(2500 m以上)容易產生呼吸道疾病;從炎熱地區引種到寒冷地區不利于羊過冬,羔羊容易凍死。其次要了解擬引種的地方有無重大疫病流行,若引種地正在流行或剛流行過口蹄疫、布氏桿菌病、羊痘、羊快疫及重大寄生蟲病等,應立即停止在該地區引種,以防帶入病原。(二)黑山羊產品的定位黑山羊產品的定位是指生產出的黑山羊是作為肉用黑山羊還是種羊銷售,如果是作為肉用黑山羊銷售,則公羊和母羊可以引進不同的品種。比如努比亞羊公羊與本地黑山羊母羊雜交,具有雜交優勢,對本地黑山羊周歲前的生長速度、產肉性能、屠宰率有較大提高。如果是作為種羊銷售,公羊和母羊必須是同一品種,而且要到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羊場,且公羊的血緣應保證在六個或六個以上,避免近親繁殖。(三)系譜檔案資料引種時,首先要對系譜資料進行查對,所引進的種公羊要查到三代以上血緣,且保證引進場內至少有六個以上血緣。對引入的種母羊和種公羊進行血緣關系清理后,制定相應的配種計劃表,按照配種表進行配種。引種時,種羊卡片、疫苗注射時間、檢疫證明、《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等資料必須備齊,便于以后查找。(四)引種時間選擇一般來說,氣候較適宜的引種季節是春、秋兩季,夏季溫度太高,冬季溫度太低,都不宜引種。一般可以選擇在8~10月為宜,南方8~10月正處在氣候轉涼,氣溫在20~30℃,有利于黑山羊運輸。且這時雨量減少,氣候干燥,牧草正是成熟時期,羊群放牧容易上膘,又經過一個冬天的飼養,對本地的地理環境、氣候及飼養管理方法逐漸適應。到次年春、夏季節就能正常繁殖生產。其次,8~10月正是黑山羊配種季節,許多母羊已經懷孕,不久就能產羔,對加快黑山羊發展有利。從引種區域來說,由溫暖地區向寒冷地區引種,應選擇夏季為宜,運輸則應選擇在夜間,防止日曬。(五)引種數量規劃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市場行情、生長規律、飼草飼料、羊舍準備情況,結合飼養人員的技術水平,確定合理的引種數量。二、引種的注意事項(1)在引種前要根據當地農業生產、飼草飼料、地理位置等因素加以分析,有針對性地考察幾個黑山羊品種的特性及對當地的適應性,進而有目標和有計劃地引進種羊,絕不能聽說哪個品種好就盲目引進。(2)引種一定要選擇有資質、質量好、信譽好的種畜場,不要被廣告和價格所誘惑,頭腦要清醒。引種時一定要主動與當地農業主管部門取得聯系,了解該場是否有畜牧部門簽發的《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3)挑選種羊技術要點:一看外貌特征、體形、精神狀態、牙齒;二摸膘情、睪丸,以判斷品種的純度和健康狀況等。年齡大小,可從角輪、外形和換齒的對數確定。角的年輪多,頭短而寬,嘴較尖是老羊的特征。引進種羊以1~2歲的青壯年羊為最佳,因青壯年羊可塑性大,易調教,且適應性強,繁殖率高,利用年限長,對加快羊群發展有利。(4)六證要齊全:《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種黑山羊系譜及生長發育卡》《出境動物檢疫合格證》《種用山羊合格證》。(5)盡量在一群羊中挑選,這樣引種后的羊只放牧時易合群,便于管理。三、黑山羊運輸的注意事項(1)運輸種黑山羊前,查詢沿途的天氣情況,了解天氣狀況,盡量避開沿途雨雪天氣;辦好產地檢疫和過境檢疫及相關手續。(2)種黑山羊裝車前要給羊飲足水,不宜喂食過飽,以防腹部內容物多,車上顛簸引起不良反應;運程在一天之內的無需喂草料,運程在一天以上的,每天應喂草2~3次,飲水不少于2次,且應保證每只羊都能飲到水、吃到草料。(3)在裝車前要對車輛及其用具進行嚴格消毒,裝種黑山羊的車廂內鋪上墊料,如稻草、谷殼或干樹葉等,以防黑山羊在運輸過程中滑倒而相互擠壓致死。(4)所裝種黑山羊不能過密過擠,要將體質強、弱黑山羊,大、小黑山羊,公、母黑山羊分開裝;妊娠母羊不能托肚子裝車,以防流產。種黑山羊數量多的情況下,必須用籠子車,切記不能用平板車拉羊。(5)運輸途中要盡量勻速行駛,避免突然剎車,在顛簸路面和坡路行駛要緩慢,防止黑山羊擠壓致死,中途停車或人員休息時要安排專人看護,防止黑山羊跳車或者被盜。(6)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夏季運輸時,車廂要通風,避免酷暑期裝運種黑山羊,應避免在炎熱的中午裝車,盡量在早、晚和夜間裝運。押運人員要經常檢查車上的黑山羊,發現黑山羊怪叫、倒臥時要及時停車,將其拉起,安置到不易被擠壓的地方。四、卸車時的注意事項(1)到場后要及時卸車,卸車時切記不能大聲吆喝或拿棍驅趕,動作要溫柔。(2)卸車時要防止車廂板與車廂之間的縫隙夾斷羊腿,最好將運輸車輛停靠在高臺或用板做坡道,防止黑山羊跳車造成流產、肢蹄損傷等。(3)卸車時不要從高處往下扔黑山羊,最好是從高處往下抱羊或者搭建斜梯讓羊從上往下走。(4)種羊進場經充分休息后,安排首次自由飲水。水溫適中,用量適宜。飲水中最好加入適量的電解多維、黃芪多糖等,可有效幫助恢復體能,提高抗病功能。一星期后,改為常態化飲水。初次飲水2~3小時后,開始投喂優質的混合草料。(5)種黑山羊到場后應安排到隔離欄舍,進行隔離觀察、消毒和必要的免疫注射(隔離觀察時間為1個月)。注意觀察羊群的精神、采食、飲水、運動、糞便等狀況,如發現異常,要及時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對有咳嗽、流鼻涕等癥狀的不能僅按一般的感冒進行處理,還應結合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進行綜合防治;對表現有傳染性膿皰性口膜炎(羊口瘡)、傳染性結膜炎、疥癬、黑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傳染病癥狀的黑山羊,應及時隔離治療,防止疫情擴散。
唐炳 瀏陽畜牧水產局 高級畜牧師 ,長期工作在生產一線,具有較強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
第一章黑山羊養殖場的規劃與建設
第一節規劃與配套設施
一、場址的選擇規劃
二、羊舍建設要求
三、羊舍配套設施
第二節羊場建設的注意事項
一、飼草準備
二、人員準備
三、養殖規模規劃
四、建場季節的選擇
五、合理放牧與分群飼養
第三節黑山羊養殖場規劃建設相關法規
一、如何辦理《土地使用證》
二、如何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三、如何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四、如何辦理《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第二章黑山羊的品種與繁育
第一節國內主要黑山羊品種
一、瀏陽黑山羊
二、貴州黑山羊
三、建昌黑山羊
四、麻城黑山羊
五、渝東黑山羊
六、萊蕪黑山羊
七、白玉黑山羊
八、呂梁黑山羊
九、川南黑山羊
十、沂蒙黑山羊
第二節黑山羊的繁殖技術
一、發情規律
二、同期發情技術
三、黑山羊的妊振、分娩、助產技術
四、產后母羊與新生羔羊的護理
第三節后備種山羊的選育
一、后備種公羊的選育
二、后備種母羊的選育
第四節黑山羊的引種及運輸
一、黑山羊的引種
二、引種的注意事項
三、黑山羊運輸的注意事項
四、卸車時的注意事項
第三章飼料加工與利用
第一節飼料種類
一、青飼料
二、粗飼料
三、精飼料
四、多汁飼料
五、青貯飼料
六、黑山羊飼料所需要的礦物質與維生素
第二節飼料加工
一、青干草的曬制
二、青貯飼料的制作
第三節牧草利用與栽培技術
一、天然草地及其利用
二、牧草栽培
第四節日糧配制
一、日糧配制原則
二、日糧配制步驟
三、日糧配制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黑山羊飼養管理
第一節黑山羊的生活習性
一、活潑好動喜攀登
二、合群性強易訓練
三、抵抗疾病能力強
四、采食性能廣泛,飼料利用率高
五、愛干燥,厭潮濕
六、早熟多胎繁殖快
第二節繁殖母羊的飼養管理
一、空懷期母羊的飼養管理
二、妊娠期母羊的飼養管理
三、泌乳期母羊的飼養管理
第三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一、種公羊的日糧特點
二、非配種期飼養
三、配種預備期飼養
四、配種(采精)期飼養
五、配種后復壯期的飼養
第四節育肥羊的飼養管理
一、羊只的選擇
二、育肥前的準備
三、育肥的方法
第五節羔羊的飼養管理
一、羔羊生理特點
二、新生羔羊的護理
第六節黑山羊的基本管理
一、放牧管理
二、羊只編號
三、體尺測量
第七節黑山羊安全越冬的主要措施
一、夏、秋貯膘
二、貯備足夠的草料
三、選優去劣,合理分群
四、驅蟲和補飼
五、防寒保暖
第五章黑山羊常見疾病的防治
第一節病羊的識別
一、群體檢查
二、個體檢查
第二節病羊防治基本技術
一、山羊保定
二、山羊給藥
三、山羊驅蟲
四、中毒
五、衛生防疫
六、羊群發生傳染病的防控措施
第三節黑山羊場消毒技術
一、消毒藥物的選擇方法
二、黑山羊場消毒方法
第四節黑山羊場免疫流程
一、羊三聯四防疫苗(或羊五聯苗)
二、羊痘雞胚化弱毒苗
三、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菌苗
四、口蹄疫滅活疫苗
五、山羊傳染性膿皰(口瘡)疫苗
六、小反芻獸疫疫苗
七、布氏桿菌病疫苗
第五節黑山羊常見傳染病防治
一、口蹄疫
二、小反芻獸疫(羊瘟)
三、山羊傳染性膿瘡(羊口瘡)
四、山羊痘
五、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
六、山羊傳染性眼結膜炎
七、大腸桿菌病
八、山羊布魯菌病
九、羊梭菌性疾病
第六節山羊常見寄生蟲病防治
一、寄生蟲病綜合防治
二、絳蟲病
三、山羊消化道線蟲病
四、肺絲蟲病
五、羊疥癬
六、肝片吸蟲病
七、羊鼻蠅蛆病
八、羊腦包蟲病
第七節黑山羊常見普通疾病診治
一、羊支原體肺炎
二、羊咽炎
三、山羊瘤胃積食
四、羊瘤胃酸中毒
五、羊胃腸炎
六、羊子宮內膜炎
七、母羊繁殖障礙
第八節黑山羊常見中毒性疾病診治
一、中毒原因
二、中毒防治原則
三、亞硝酸鹽中毒
四、有機磷中毒
五、鬧羊花中毒
六、尿素中毒
七、氫氰酸中毒
八、毒蛇咬傷
九、霉菌毒素中毒
第九節黑山羊常見外科疾病防治
一、創傷
二、挫傷、血腫、淋巴外滲
三、膿腫
四、敗血癥
五、風濕病
六、骨折
七、關節扭傷
八、髖關節脫位
九、外傷性蹄皮炎
第六章羊場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利用
第一節黑山羊糞污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
一、對空氣的污染與危害
二、對土壤的污染與危害
三、對水體的污染與危害
四、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第二節黑山羊場糞污無害化處理的基本原則及處理措施
一、糞污處理的基本原則
二、糞污無害化處理措施
三、黑山羊糞污清理方法
四、羊糞有機肥的制作
五、病死羊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