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上海市為例,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上海動員人口回鄉這一人口遷移現象進行分析。動員人口回鄉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委政府以動員的方式,將城市外來人口和部分城市人口遷回原籍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一種歷史現象。從橫向的動員對象來看,動員回鄉的人口涵蓋攤販、游民、娼妓、乞丐、職工和工人、知識青年、退休人員、外來人口等諸多對象,幾乎所有上海存在過的職業和人群,都有回鄉現象發生。從縱向的歷史變遷而言,動員人口回鄉包括解放初的疏散災難民回鄉生產,1955年的動員農民回鄉生產,五十年代后期的動員城市剩余勞動力支援農業建設、動員自由流動人口回鄉生產,六十年代初的精簡職工和減少城鎮人口、處理社會閑散勞動力問題等一系列重要歷史事件。牽涉面廣,持續時間長是動員人口回鄉的基本特點。從一個較長時段來看動員人口回鄉現象,雖然不同時期動員對象有所區別,但都反映了把城市改造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城市、把人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勞動者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