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總論10章,下篇各論6章。上篇總論主要介紹貴州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資源、貴州中藥材生產應用歷史與基地建設發展;藥用植物種質資源與生物學特性;中藥資源調查與保護撫育;中藥區劃與中藥材生產基地合理選建;中藥材規范化種植與養殖關鍵技術;現代生物技術、設施農業與組織培養技術在中藥材種植中的應用;中藥材采收初加工、質量標準與質量監控技術;中藥材規范化生產基地建設與GAP認證檢查等。下篇各論,按中藥材入藥部位分章,對70多種貴州地道特色藥材的植(動)物來源、本草考證、植(動)物形態、生物學特性、資源分布與適宜區分析、生產基地合理選擇與基地建設、種質資源與保護撫育、優良種源與良種繁育、規范化種養與藥材合理采收、藥材合理初加工與儲運養護等關鍵技術,以及藥材質量標準與質量檢測監控、生產發展現狀與主要存在問題,并結合各藥材現代化學、藥理學和臨床應用等研究的成果,對其市場前景與產業化發展等進行了分析討論。書末還附錄了中藥材GAP等法規及有關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技術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