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對中西生態電影生成背景及理論源行梳理,并對中西生態電影的特征、性質和邊行比較研究,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美學表達、人與自然的交融關系、個體的主體位置、詩意家園的營建、悲觀與樂觀的傳承等,從而完成創作理念的提升以及創作視野的擴展,為中國生態電影在全球化語境中的創作提供新的發展思路,生態整體主義以及生態題材電影的發展與繁榮。
本書可供相關領域教師、研究人員、學生參考,也適合對該領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緒論/1
第一節選題的緣由/1
第二節相關概念的厘清界定/6
第三節研究綜述/10
第四節研究方法/15
第一章生態整體主義思潮/19
第一節西方生態批評的產展/19
第二節現代性發展與時代的呼喚/23
第三節中國生態文化思想背景/32
第二章中西生態電影的發展源流/39第一節中美生態電影的史論梳理/40
第二節 生態電影的藝術共性及人類學意義/61
第三章中西生態電影的題材類型與敘事比較/65第一節紀實性與故事性并重的故事片/66第二節真實客觀記錄的紀錄片/節末世危機下的災難片/79
第四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態電影的審美差異/85
第一節中國與西方:天人合一的相悖與融通/85第二節中國與西方:對個人的主體性探討/96
第五章中西生態電影的觀念傳播與表達反思/105
第一節重塑“現實性”品格
——對中國生態電影創作觀念的整體性反思/
第二節中西方生態電影的交匯與融合/112
第三節生態審美思想的傳播:創生與接受的合體/116
參考文獻/127
致謝/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