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大眾 ★對主流經濟學的徹底反思,多學科視野下的新經濟學★
在新古典范式經濟學中,經濟被刻畫為一群相互交易的“經濟人”,這些“經濟人”具有完全的理性以及對市場的完全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學家證明市場均衡將會存在。……但現實的經濟系統并非如此。
“經濟人”只是一個虛構的假定,真實的人是多樣而且多面的。經濟理論必須考慮人的多樣性和多面性,這樣才能有助于我們理解分散的經濟行為如何形成社會的合作秩序。
合作何以可能?權力何以形成?人類社會如何建立?行為和演化范式經濟學試圖用跨越學科界限的、統一的方式來理解人類行為。
政策設計要尊重人性,正視人性多元且多面這一事實;要激發人性,有助于誘出人性“善”的一面;要利用人性,快思考系統可助推人的行動;要引導人性,恰當的情景設計可引導人們得體的行為。
董志強,華南師范大學文科二級教授、博導,經濟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BEST@SCNU)主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研究領域涵蓋新政治經濟、勞動經濟、行為實驗和演化經濟學,也長期關注當代經濟思想流派。論文見于《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等國內外經濟學和行為科學期刊。出版《合謀與公司治理》《經濟決策的概率模型》《理性的邊界》《議價與市場行為》等專著和譯著十余部。曾五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獎,八次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