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blockchain)是什么?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在《2016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中是這樣定義的: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成熟的相連方式組合成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鏈式數據結構、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約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什么?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在《2016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中是這樣定義的: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最成熟的相連方式組合成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鏈式數據結構、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約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分布式是指不依賴于中心服務器(集群),而是利用廣為分散的計算機資源進行計算的模式。
在運行中,區塊鏈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可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等功能。在區塊鏈系統中,各參與方按照事先約定的規則共同存儲信息并達成共識。為了防止共識信息被篡改,系統以區塊(block)為單位存儲數據,區塊之間按照時間順序、結合密碼學算法構成鏈式(chain)數據結構,通過共識機制選出記錄節點,由該節點決定最新區塊的數據,其他節點共同參與最新區塊數據的驗證、存儲和維護,數據一經確認,就難以刪除和更改,只能進行授權查詢操作。
區塊鏈具有廣泛的現實應用價值,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后的新一代顛覆性核心技術,是打造人、政、企“兩兩可信互信”社會的現代化機器,有望使人類社會進入更理想、更高階的形態。
理論的描述可以暢想,但實踐之路總是艱難而漫長。在尚未通過區塊鏈改造使社會形成機制化保障的誠信之前,貪婪總是以高效率的方式暴露出來,一些人假借區塊鏈的名義迅速攫取投機的暴利。因此,財富的集中體現者——與貨幣最為接近的代幣ICO(代幣的發行、流通與交易)和“幣改”之說,沖在了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最前面。所謂“幣改”,就是號稱要推動已有的成熟產品或企業經過通證化改造,完成上市交易。
這種代幣ICO可以不需要信用,不需要經過歷史與業績的考察,只需要洋洋灑灑幾千字乃至幾百字甚至只是復制所謂的“白皮書”就能換來普通人一輩子辛苦勞動都未必能得到的貨幣財富。煽動、誘騙、欺詐、貪婪、投機、設陷、造謠、攻訐……與誠信背道而馳的所有現象都出現在代幣的發行與流通交易結算過程中。這哪里是在打造誠信的社會?純粹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政府當然不會坐視不管。經政府嚴厲打壓之后,ICO空氣幣原形畢露,宣告了“幣改”之說的徹底破產。
按下了葫蘆,又浮起了瓢,“通證”“票改”與STO又開始出現于區塊鏈的名義之下,所謂的“通證”,只不過是“代幣”換了個“馬甲”而已,其也是從英文token翻譯過來的,妄圖在“代幣”的發行、流通與交易被政府禁止之后,重新披上一件“迷彩衣”繼續聚攏嗜賭的投機者,繼續存量財富的換莊游戲。“通證”本質上與“代幣”并沒有什么區別,也難以打造一個人、政、企“兩兩可信互信”的社會形態。
而“票改”的本質,其實也是從英文token延伸出來的一個區別于“代幣”“通證”的中文翻譯而已。“票改”被定義為對實體資產進行票證化改造,用“物鏈票”來替代“通證”。“物鏈票”依賴的據說是區塊鏈3.0的底層公有鏈技術,其宣稱可以將真實世界中的實物資產映射到數字世界中,并將服務于實體企業的資產“上鏈”以實現流通、交易。
STO是security token offering的簡稱,中文意思是“證券通證發行”。STO大意就是將現有的傳統資產,如股權、債權、房產、利潤、藝術品等。
廖博諦,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第一屆聯席秘書長,在經濟學和區塊鏈領域有較深的造詣,著有《告別宏微觀架構的經濟學》等。
何超,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低功耗無線通信委員會、數字經濟分會發起人、秘書長,物鏈芯工程技術研究院、央鏈實驗室、國經安實驗室創始人、秘書長。
馮國東,四塊科技創始人兼CEO,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常務副主任委員,四塊物鏈芯分布式存儲實驗室首席專家,物鏈芯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學術院青,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低功耗無線通信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李祥明,炒米科技CEO,全球一個分布式云盤BitDisk創始人,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物鏈芯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學術院青。
段仁洪,中能建(北京)數字產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物鏈芯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第一章 “鏈改”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鏈改”的定義
第二節 “鏈改”的政治學理論基礎
第三節 “鏈改”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第四節 “鏈改”的社會學理論基礎
第二章 “鏈改”的政策基礎和法律基礎
第一節 “鏈改”的政策基礎
第二節 “鏈改”的法律基礎
第三章 “鏈改”的技術基礎
第一節 支撐“鏈改”的區塊鏈技術
第二節 區塊鏈技術架構的九大要素
第三節 參與“鏈改”的技術主體:區塊鏈節點
第四節 區塊鏈技術為何可使“上鏈者”不得不誠信
第五節 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為“鏈改”落地提供抓手
第六節 跨鏈技術為“鏈改”的普及深化搭橋鋪軌
第四章 “技改”與“鏈改”:鏈改是高層次的“技改”
第一節 “技改”概述
第二節 “技改”資金的來源及中國政府對“技改”的大力支持
第三節 “鏈改”也是一種“技改”
第四節 政府可參照“技改”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參與“鏈改”
第五章 “股改”與“鏈改”:以“股改”來理解“鏈改”
第一節 “股改”的概念及其進展
第二節 中國的“股改”之路來之不易
第三節 以“股改”來理解“鏈改
第四節 “鏈改”也許能比“股改”取得更顯著的成就
第六章 聯盟鏈是推進“鏈改”的重要抓手
第一節 社會經濟改革應堅持帕累托改進原則
第二節 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的聯系與區別
第三節 聯盟鏈更符合中國國情
第四節 美國等國家的聯盟鏈落地情況
第五節 中國互聯網企業巨擘紛紛布局聯盟鏈
第六節 通過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地架構聯盟鏈
第七節 基于分權制衡共識機制算法的公有鏈
第八節 “鏈改”落地運行可參考的一種程序
第七章 “鏈改”可實現直接的低成本高效融資
第一節 “鏈改”后社會經濟組織可實現直接的兩兩互信
第二節 高成本增信機構的難可信分析
第三節 token與利用區塊鏈實現直接定向投融資
第四節 可信經濟組織利用區塊鏈直接定向融資的案例分析
第五節 區塊鏈與供應鏈結合的聯盟鏈將展現產業顛覆性力量
第六節 “雙鏈”模式的成功案例分析:世界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的TradeLens
第七節 對“幣改”“票改”的分析
第八章 以行業案例分析公有鏈參與“鏈改”的適宜場景條件
第一節 區塊鏈開創分布式存儲數據產業新時代
第二節 只有區塊鏈技術才能解決自助零售機行業的發展痛點
第三節 公有鏈及token參與“鏈改”的適宜場景條件分析
第九章 “鏈改”的應用前景分析及政策和立法建議
第一節 “鏈改”奮進的行業領域主方向
第二節 以“鏈”治“鏈”,大力推進全國“鏈改”的政策建議
第三節 實現“鏈改”國家戰略目標的立法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鏈改”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