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特稿、媒介與亞文化、媒介與影視文化、媒介與城市文化、翻譯五個版塊,收錄了《大學體制中的文化研究困境》《社會意象的肖像志——從謝子龍的人物攝影創(chuàng)作談起》《青年亞文化視角下我國街舞文化的發(fā)展》等文章。
特稿
大學□□中的文化研究困境
社會意象的肖像志——從謝子龍的人物攝影創(chuàng)作談起
透視影視熱點形象的網絡再生產
媒介與亞文化
青年亞文化視角下我國街舞文化的發(fā)展
亞際流行文化記憶——鄧麗君音樂在YouTube平臺上的跨文化、跨時空傳播
超級英雄——酷兒寫作中的耽美同人與女性幻想
媒介與影視文化
愛欲、花木蘭與上路——《送我上青云》的性別地形闡釋
□□主義英雄敘事的示范——1980年代香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的內地傳播
戀地情結:南派紀錄片中“地方”的文化傳播與空間再造
音樂性紀錄片一——張經緯紀錄片的美學實踐
□0世紀80年代大陸武俠電影中的“身體美學”
媒介與城市文化
越現(xiàn)代,越原始——自巴塔耶“動物性”來思考數字社會文化狀況
展示性觀看與集體記憶的認同建構——論臺北故宮博物院對中華文化文物的“展示”與“傳播”
翻譯
亞文化抵抗政治的再思考:“直刃族”的核心價值觀
全球數字文化地圖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