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借鑒了目前國外知名高校同類教材的選材和教學理念,將傳統的手工數字技術作為通向現代數字技術的橋梁,在總體上不減少傳統和現代數字技術基本內容,且保證教學成效的前提下,極大限度地降低對前期基礎知識的依賴,循序漸進地推出該課程所有必須講授的內容,從而打破教學模式的局限。
將目標定位于使學生在數字電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三方面有明顯的進步。
教材將引導學習者基于現代數字技術理論,在全新的軟硬件平臺上實踐已學到的數字技術基礎知識,有效提高面向現代數字技術的工程能力,以高起點適應相關后續課程的要求。教材還給出了大量自主設計型實驗項目。
相比于同類型的傳統教材,《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的特色突出表現在以下三方面:將傳統和現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機融為一體;能毫無障礙地在低年級進行教學;強調并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為了方便授課和實踐指導,將同時推出與《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各章節內容完全對應的CAI教學課件。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可作為本科或高職院校電子工程、通信、工業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儀器儀表等專業的專業基礎教材,或作為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第1章 數制與編碼
1.1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1.1.1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概念
1.1.2 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的區別
1.1.3 數字電路的特點
1.2 數字系統中的數制
1.2.1 十進制數表述方法
1.2.2 二進制數表述方法
1.2.3 十六進制數表述方法
1.2.4 八進制數表述方法
1.3 不同數制間的轉換
1.3.1 十六進制、二進制數與十進制數間的轉換
1.3.2 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十六進制數
1.3.3 二進制數與十六進制、八進制數間的轉換
1.4 數字系統中數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1.4.1 十進制編碼
1.4.2 格雷碼
1.4.3 十進制數的BCD碼表示方法
1.4.4 字母數字碼
1.4.5 碼制
1.4.6 用補碼進行二進制數運算
習題
第2章 邏輯門功能及其電路特性
2.1 基本邏輯門
2.1.1 邏輯代數的3種基本運算模型
2.1.2 基本邏輯符號
2.2 復合邏輯門
2.2.1 與非門
2.2.2 或非門
2.2.3 異或門
2.2.4 同或門
2.3 其他輔助門電路
2.3.1 三態門
2.3.2 集電極開路門
2.4 集成電路邏輯門
2.4.1 邏輯門及其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2.4.2 CMOS傳輸門及其構建的邏輯電路
2.4.3 TTL集成電路邏輯門及同類CMOS器件系列
2.4.4 集成電路門的性能參數
2.4.5 TTL與CMOs集成電路的傳統接口技術
2.4.6 CMOS與TTL邏輯器件的封裝
習題
實驗
2-1 集成電路TTL和CMOS器件的邏輯功能和性能參數測試
第3章 邏輯函數運算規則及化簡
3.1 概述
3.2 邏輯代數的運算規則
3.2.1 邏輯代數的基本公理
3.2.2 邏輯代數的基本定律
3.2.3 摩根定理
3.2.4 邏輯代數的基本規則
3.3 邏輯函數表述方法
3.3.1 邏輯代數表達式
3.3.2 邏輯圖表述
3.3.3 真值表表述
3.3.4 卡諾圖表述方式
3.4 邏輯函數的標準形式
3.4.1 最小項表述方式
3.4.2 最大項表述方式
3.4.3 標準與或表達式
3.4.4 標準或與表達式
3.4.5 兩種標準形式的相互轉換
3.4.6 邏輯函數表達式與真值表的相互轉換
3.5 邏輯代數化簡法
3.5.1 并項化簡法
3.5.2 吸收化簡法
3.5.3 配項化簡法
3.5.4 消去冗余項化簡法
3.6 卡諾圖化簡法
……
第4章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第5章 觸發器及含觸發器的PLD
第6章 組合電路時序分析與自動化設計
第7章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第8章 時序電路的自動化設計與分析
第9章 半導體存儲器及其應用
第10章 D/A與A/D轉換器及其應用
第11章 脈沖電路及其分析
第12章 實用數字系統綜合設計實踐
附錄數字技術實驗系統及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