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系統講述了衛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術、衛星通信鏈路、衛星通信網和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內容。全書內容精練,系統性強,結構嚴謹,條理清晰;簡化了理論推導,精簡了通用技術的篇幅,突出應用性知識,并且豐富了*的發展成果,提供配套電子課件;習題豐富且具有啟發性,課件附有部分計算題的參考答案。本書可作為通信工程、電子信息、計算機等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衛星通信是在地面微波通信和空間技術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各種通信領域的理論和技術所發展起來的新的通信方式,它是現代通信技術的重要成果。與其他通信方式相比,衛星通信具有一些無法比擬的優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最強有力的現代通信手段之一,并在國際通信、國內通信、國防通信、移動通信以及廣播電視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全書共5章:第1章是衛星通信概述,全面講述衛星通信的基本概念,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作用和工作原理,衛星運動軌道和工作頻段,以及國內外衛星通信的發展狀態;第2章是衛星通信基本技術,精煉地講述了編碼譯碼和調制解調等信號設計技術,系統闡述了衛星通信中的信號處理技術和多址連接技術;第3章是衛星通信鏈路設計,細致講述了鏈路設計中各環節的具體計算,以及衛星通信系統總體設計的一般程序;第4章是衛星通信網,講述衛星通信網的網絡結構、與地面通信網的連接,重點介紹VSAT衛星通信網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數據網和電話網、VSAT網的總體方案設計以及典型衛星通信網絡系統;第5章是移動衛星通信系統,主要講述國際INMARSAT系統,靜止軌道、中軌道和低軌道中的各種移動衛星通信系統,以及GPS導航定位系統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本書凝結了作者及其科研教學團隊10多年來的教學、科研體會和經驗,在編寫時充分考慮了目前理工類大學,特別是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的教學性質、教學目的、課程設置以及衛星通信課程課時壓縮等具體情況,力求充分體現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特點,重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建議理論課安排32~48學時,其中第2章的2.1節可作為選學內容,其余為必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