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與建筑息息相關,數千年的歷史沉淀,為人們留下了多樣的建筑和建筑風格。耳濡目染之間,你可能很想了解一下這些建筑風格是怎樣形成的,它們有著怎樣的特點,各自擁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物和建筑大師。
通過探索歷史長河中不同建筑風格的形成與創新,Philip Wilkinson清晰而簡明地解釋了建筑學領域的關鍵理念和思想。透過50篇生動的故事,他專業地介紹了建筑史上歷次重大的變革,以及那些最偉大的建筑家創造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從古希臘時代建筑學的最早起源到20世紀革命性的發展,從表現主義藝術家的雕刻作品形式到國際風格的混凝土和玻璃構成的摩天大廈,到最近的后現代主義的反諷表現形式,再到當代綠色建筑風格的最新發展方向,所有這些內容不僅使我們對建筑學本身有了一個嶄新而全面的認知,更讓人了解到建筑學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帶來的深刻影響。
這是一本凝練的建筑學科普讀物。作者通過50 個專題,從技術到裝飾,從規劃到工藝,從古典風格到現代主義,全面介紹了古希臘以來構成西方建筑藝術基礎的重要理念。
引言
本書詳細闡述了古希臘以來構成西方建筑藝術基礎的重要理念。這些理念涵蓋多個領域,從技術到裝飾,從規劃到工藝,從怎樣詮釋過去到如何承接未來;這些理念同樣包羅萬象,有創造出中世紀哥特式建筑的智慧火花,有孕育出花園城市理念的奇思妙想,還有使摩天大樓成為可能的技術革新。
本書前半部分講述了建筑藝術輝煌的過去,從建筑藝術的源頭——希臘式建筑開始講起,到19 世紀晚期的革命性發展為止。在這段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建筑師與工匠不僅開創了豐富的歷史風格——從古典風格到哥特式風格,而且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建筑理念,比如預制建筑(活動建筑)、花園城市等,讓今天的建筑師受益匪淺。
本書的后半部分從20 世紀建筑藝術的大規模復興開始講起。20 世紀初期形成的現代主義起源于建筑理念的大爆炸,其中大部分理念將關注重點從建筑設計的外部裝飾轉移到了新型材料的開發利用上,如使用水泥、玻璃、鋼鐵等。從表現派雕塑,到主張簡約、注重功能、以水泥和玻璃為主建材的“國際風格”建筑,現代的建筑師完全顛覆了傳統風格。因此,在20 世紀20 ~ 30 年代間,建筑理念的豐富程度和新穎程度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時代。
但是,偉大的理念總會遇到阻力,并引發人們對理念進行重新闡釋。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也見證了無數有關建筑藝術未來走向的新論點。阿基格拉姆學派與解構主義建筑令人震撼的形式,后現代主義理念中體現出的反諷與影射,以及綠色建筑指出的新發展方向,都是上述新論點的產物。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了當今建筑藝術合理多元化的特點。建筑藝術也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與巨大潛能。
Philip Wilkinson,畢業于牛津大學考波斯·克里希蒂學院。迄今已撰寫過四十多部兒童及成人讀物,主要涉及歷史、藝術、宗教以及建筑學等學科。在成為專職作家前,他從事過編輯工作。
第一部分 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時期
1 柱式理念
2 羅馬工程學
3 哥特式建筑
4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
5 帕拉迪奧風格
6 巴洛克建筑
第二部分 改變與品位
7 壯游
8 工業建筑
9 品味
10 洛可可風格
11 場所守護神
12 畫意風格運動
13 新古典主義
14 理性
15 東方文化
16 恢復運動
第三部分 復興與革新
17 復古主義
18 預制建筑
19 美術學院派
20 工藝美術
21 保護主義
22 城市美化理念
23 新藝術
24 花園城市
第四部分 風靡世界的現代主義風格
25 摩天大樓
26 未來主義
27 表現主義
28 荷蘭風格派
29 構成主義
30 包豪斯學派
31 國際風格
32 極簡主義
33 裝飾派藝術
34 有機建筑
35 Dymaxion
36 隔離規劃法
37 寶貴的遺產
38 野獸派風格
第五部分 新趨勢
39 新理性主義
40 阿基格拉姆團體
41 新陳代謝主義
42 城鎮景觀
43 結構主義
44 地區主義
45 后現代主義
46 當代古典主義
47
48 另類建筑
49 解構主義
50 綠色建筑
術語表